(一) ㄕㄤˇ 1. 正午或午時前後。《字彙.日部》:「晌,晌午。」《水滸傳》第四回:「未及晌午,馬已到來,員外便請魯提轄上馬,叫莊客擔了行李。」《醒世姻緣傳》第八回:「快進家去吃了晌飯,下午涼走。」 2. 一會兒、片刻。《正字通.日部》:「晌,今俗謂半刻曰半晌。」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三國演義》第七七回:「孫權沈吟半晌,曰:『斯言是也。』遂命推出。於是關公父子皆遇害:時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也。」 3. 量詞。計算田地面積之單位。《清史稿.卷三○八.列傳.楊超曾》:「今增莊頭百戶,戶給六百五十晌,晌六畝,都計三十九萬畝。」 (二) ㄒ一ㄤˇ 「晑」之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