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794A01794A01794A01794A01794A01794A01794A01794A01794A01794A01794A01794
A01794A01794
字號A01794正字 - 06 - 10 
說文釋形大徐本:,四時也。从日,寺聲。,古文時,从之、日。(市之切)
段注本:,四時也。从日,寺聲。,古文時,从日,作。(市之切)
注音ˊ
漢語拼音shí
釋義

1. 季節。說文解字.日部:「時,四時也。」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近不過旬月之役,遠不離二時之。」唐.顏師古.注:「三月為一時。」管子.牧民:「凡有地牧民者,在四時,守在倉廩。

2. 計算時間之單位:

(1) 一日依十二地支之序,分成十二時辰。如:「子時」、「辰時」。《三遂平妖傳》第三回:「聖姑姑對著流淚,喚媚兒一同抬他到土床上放下,經兩個時辰方醒。」

(2) 一日分二十四小時,又稱「點鐘」。如:「上午八時集合。」

3. 量詞。計算時間之單位。一日的二十四分之一稱「一時」,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4. 一定之時刻。如:「按時」、「準時」。禮記.中庸:「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5. 年代,一段較長之時間。如:「古時」、「盛行一時」。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

6. 指現在或過去某一時候。如:「此時」、「當時」、「古時」。孟子.公孫:「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尹文子.大道下:「心不畏時之禁,刑部軌時之法。」

7. 歲月、光陰。如:「時我予」。呂氏春秋.孝行.首時:「天不再,時不久留。」唐.孟郊〈寄張籍〉詩:「志士惜時逝宵三四興。」

8. 適時、機會。如:「失時」、「時機」。禮記.學記:「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三國演義》第七回:「今不乘時報恨,更待何年!」

9. 因時制宜、能變通。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漢.趙岐.注:「孔子時行則行,時止則止。」漢書.卷九.元帝紀:「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10.  當前、現在。如:「時事」、「時勢」、「時局」、「時菜」。續漢書志.第一○.天文志上:「仰占俯視以佐時政,步變微,通洞密至,採禍福之原,軌成敗之勢。」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篇.卷四.宗藩.楚宗伏法:「前案失之苛後案失之縱,皆時局使然,非通論也。」

11.  經常、常常。如:「時常」。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袁盎雖家居,景帝時時使人問籌策。」

12.  偶爾、有時。宋.歐陽修蝶戀花.海燕雙來歸畫棟詞:「花裡黃鶯時一弄,日斜驚起相思夢。」《紅樓夢》第一一七回:「日間便與家人廝鬧,有時找了幾個朋友吃個車箍會,甚至聚賭。」

13.  是、此。書經.湯誓:「時日喪,予及汝皆亡。」詩經.秦風.:「奉時辰,辰牡孔碩。」漢.毛亨.傳:「時,是。」

14.  姓。如明代有時大

A01794
A01794-00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點畫相等者》。


注音 ˊ
漢語拼音 shí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時」之異體。

《說文解字.日部》:「:四時也。從日寺聲。:古文時,從之日。」其異體或作「」,見《四聲篇海.山部》:「:口江、口渥二切。懤悵也。元在C00410部,今改于山。又音時。」《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點畫相等者》:「俗作。」蓋「時」之古文作「」,稍訛則作「」耳。據此,「」為「時」之異體,可從。

A01794
A01794-005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日部》。


=>」之異體。
=>」之異體。

注音 (三)ㄕˊ (一)ㄓˇ (二)ㄓㄨˋ
漢語拼音 (三)shí (一)zhǐ (二)zhù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為「時」之異體。

《說文解字.日部》:「:四時也。從日寺聲。:古文時,從之日。」其異體或作「」,見《龍龕手鏡.日部》:「:古;:俗,音時,二;:古文,同上;:《玉篇》古文,上音春,下音時。」疑「時」之草書作「」,楷化稍訛則作「」。據此,「」為「時」之異體,可從。

()

=>」之異體。

()

=>」之異體。

A01794-002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日部》。


注音 ˊ
漢語拼音 shí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時」之異體。

《說文解字.日部》:「:四時也。從日寺聲。:古文時,從之日。」其異體或作「」,見《龍龕手鏡.日部》:「:古;:俗,音時,二;:古文,同上;:《玉篇》古文,上音春,下音時。」蓋為俗書簡省,「寺」字省為「寸」耳。後世民間流行簡體字亦如此作,見《宋元以來俗字譜.日部》引〈取經詩話〉。據此,「」為「時」之異體,可從。

A01794
A01794-010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日部.時字》引〈魏元公夫人薛氏墓誌〉。


A01794
A01794-017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日部》。


A01794
A01794-016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異體字手冊.七畫》。


A01794-003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之韻》。


注音 ˊ
漢語拼音 shí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時」之異體。

《說文解字.日部》:「:四時也。從日寺聲。:古文時,從之日。」其異體或作「」,見《廣韻.平聲.之韻》:「時:晨也。《廣雅》曰:『時,伺也。』……:古文。」蓋為《說文》古文之直接楷化耳。據此,「」為「時」之異體,可從。

A01794
A01794-013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時字》引〈隋張伏敬墓誌〉。

《敦煌俗字譜.日部.時字》引〈祕2.004.右5〉。


A01794
A01794-004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日部》。


注音 ˊ
漢語拼音 shí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時」之異體。

《說文解字.日部》:「:四時也。從日寺聲。:古文時,從之日。」其異體或作「」,見《龍龕手鏡.日部》:「:古;:俗,音時,二;:古文,同上;:《玉篇》古文,上音春,下音時。」《字彙補.日部》:「:與時同。」蓋為《說文》古文「」之小訛耳。據此,「」為「時」之異體,可從。

A01794
A01794-007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之韻.時字》引〈孔宙碑陰〉。


A01794
A01794-01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日部.時字》引〈隋楊秀墓誌〉。

《龍龕手鑑.日部》。

《中華字海.日部》。


A01794
A01794-006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之韻.時字》引〈泰山都尉孔宙碑〉。

《中國書法大字典.日部》。


A01794
A01794-018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畫.時字》引〈唐右威衛兵曹參軍王冷然墓誌〉。


A01794
A01794-019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畫.時字》引〈元山西萬榮縣太趙村稷王廟舞臺廳碑〉。


A01794
A01794-012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時字》引〈魏氏墓窟畫象題字〉。


A01794
A01794-015
部首筆畫  - 00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居下平聲》。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一.平聲.七之.頁56.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日部.頁78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七之.市之切.頁51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四支脂之韻.頁16.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三字辨似.頁92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下平聲.頁523.左
卷六.居下平聲.頁523.左
卷六.居下平聲.頁52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