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季之首。自立春至立夏間,陰曆為正月、二月、三月,陽曆為三月、四月、五月。如:「春暖花開」、「春日」。《說文解字.艸部》﹕「春,推也。……艸春時生也。」東周戰國.屈原〈九章.思美人〉:「開春發歲兮,白日出之悠悠。」清.顧祿《清嘉錄.卷一.正月》:「立春日為春朝。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 2. 春色、喜色。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唐.宋之問〈和趙員外桂陽橋遇佳人〉詩:「江雨朝飛浥細塵,陽橋花柳不勝春。」 3. 生機。《喻世明言.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兩口兒回到家鄉,見了岳丈黃太學,好似枯木逢春,斷弦再續,歡喜無限。」《蕩寇志》第四四回:「天彪、希真齊聲道:『全仗先生妙手回春。』」 4. 年、歲。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三:「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宋.歐陽修〈朝中措.平山闌檻倚晴空〉詞:「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5. 男女間相慕悅之情。如:「思春」。《詩經.召南.野有死麇》:「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初刻拍案驚奇》卷六:「若要引動他春心,與你往來,一萬年也不能勾!」 6. 東方。南朝宋.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舊唐書.卷一三.德宗本紀下》:「朕以春方發生,候及仲月。」 7. 唐人以春為酒名。唐.韓翃〈田倉曹東亭夏夜飲得春字〉詩:「玉珮迎初夜,金壺醉老春。」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劍南之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