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779A01779A01779A01779A01779A01779A01779A01779A01779A01779A01779A01779A01779A01779
字號A01779正字 - 04 - 08 
說文釋形「昔」《說文》本作「」。
大徐本:,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籀文从肉。(思積切)
段注本:,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籀文从肉。(思積切)
注音(一)ㄒㄧˊ (二)ㄘㄨㄛˋ
漢語拼音(一)xí (二)cuò
釋義

(一)   ㄒ一ˊ

1.  乾肉。《說文解字.日部》:「(昔),乾肉也。」

2.  過去、從前。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兒子陸五漢在門前殺豬賣酒,平昔酗酒撒潑,是個兇徒。」

3.  夜晚。通「夕」。《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4.  姓。如漢代有昔登。

(二)   ㄘㄨㄛˋ

交錯。通「錯」。《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漢.鄭玄.注:「鄭司農云……昔,讀為交錯之錯。」

A01779
A01779-006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昔字》引〈魏王紹墓誌〉。

《敦煌俗字譜.日部.昔字》引〈中25.214.上5〉。


A01779
A01779-003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昔韻.字》引〈郙閣頌〉。


注音 (1)ㄒㄧˊ (2)ㄘㄨㄛˋ
漢語拼音 (1)xí (2)cuò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昔」之異體。《隸辨.入聲.昔韻》:「,〈郙閣頌〉:『雖魯斑。』」《碑別字新編.日部》引〈隋董穆墓誌〉昔作。《中國書法大字典.日部》引〈皇甫誕碑〉昔作。《書法字彙.日部》引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昔作。是之與昔,只是隸楷書寫筆勢之異,故定作昔之異體。

A01779
A01779-009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日部.昔字》引〈隋光州司戶參軍張A03606-002墓誌〉。

《中華字海.日部》。


A01779
A01779-005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昔韻.昔字》引〈司隸校尉魯峻碑〉。


A01779
A01779-016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昔韻》。


A01779
A01779-01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山部》。


A01779
A01779-00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日部》。

《類篇.日部》。


注音 ㄒㄧ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A01779-001」為「昔」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日部》:「,乾肉也。從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籀文從肉。」《五經文字.日部》:「A01779-001、昔。上《說文》,此字本是腊字,上象肉文,得日而乾,後加作腊,以此為古昔字。下《石經》。」《玉篇.日部》:「昔,思亦切,往也,古也,昨也。A01779-001,《說文》。」《類篇.日部》:「、昔。思積切,《說文》:『乾肉也。從殘肉,日以晞之,隸作昔。昔又倉各切,觕也。《周禮》:『老牛之角紾而昔。』」今據《類篇》定作昔之異體。

A01779
A01779-008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日部.昔字》引〈魏奉朝請梁邕墓誌〉。

《彙音寶鑑.經上入聲》。


A01779
A01779-002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日部》。


注音 ㄒㄧ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昔」之異體。《字彙補.日部》:「,籀文昔字。見《集韻》。」《康熙字典.日部》:「《字彙補》同昔。按《集韻》昔籀作。」按《集韻》昔之籀文作之訛字,《字彙補》既云為籀文昔字,故據之定為昔之異體。

A01779
A01779-004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陌韻.昔字》引〈唐碧落碑〉。


注音 ㄒㄧ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昔」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日部》:「,乾肉也。從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籀文從肉。」《廣韻.入聲.昔韻》:「昔,往也,始也,為一昔之期明日也。《說文》作A01779-001,乾肉也。……,籀文。」《金石文字辨異.入聲.陌韻》:「昔、。〈唐碧落碑〉:『人銜哀罔極。』按昔《說文》作A01779-001,籀文加肉作,此碑又移月於下耳。」按字之形,實據《說文》籀文楷化而來,故定作昔之異體。

A01779
A01779-014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1779
A01779-013
部首筆畫  - 14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昔韻》。


A01779
A01779-010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日部.昔字》引〈魏臨淮王元彧墓誌〉。


A01779
A01779-017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八畫.昔字》引〈唐將士郎房懷亮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二十二昔.頁725.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日部.頁78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十九鐸.倉各切.頁728
入聲.二十二昔.思積切.頁742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五.入聲.二十二昔.頁101.右
六書正譌
入聲.十一陌麥昔韻.頁183.右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入聲.頁283.右
卷二.古文字略.頁309.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入聲.頁177.左
卷二.經上入聲.頁178.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