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出方明。大徐本《說文解字.日部.新附》:「昉,明也。」《字彙.日部》:「昉,旦初明也。」
2. 始。《字彙.日部》:「昉,……又始也。」《公羊傳.隱公二年》:「始滅,昉於此乎?」《列子.黃帝》:「既出,果得珠焉。眾昉同疑。」晉.張湛.注:「昉,始也。」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昉字》引〈漢西岳華山廟碑〉。
《字彙補.日部》。
(三)
「」為「昉」之異體。昉,《說文.日部》:「,明也。從日,方聲。」《碑別字新編.八畫》引〈漢西岳華山廟碑〉字作「」,隸變作「」。《字彙補.日部》:「,與昉同,出〈漢袁逢碑〉。」《漢語大字典.日部》:「,同昉。」引《字彙補》為證外,並引《隸釋.西嶽華山廟碑》:「丞張,字少游,河南人。」洪适注:「即昉字。」為證。故可定「」為「昉」之異體。
(一)
=>「曼」之異體。
(二)
=>「訪」之異體。
《集韻.上聲.養韻》。
《康熙字典.日部》。
《漢語大字典.日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