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1530B01530B01530B01530B01530B01530B01530B01530
字號B01530正字 - 04 - 08 
說文釋形

「昃」《說文》作「」。
大徐本:,日在西方時,側也。从日,仄聲。《易》曰:「日(昃)之離。」臣鉉等曰:「今俗別作昊,非是。」(阻力切)
段注本:,日在西方時,側也。从日,仄聲。《易》曰:「日(昃)之離。」(阻力切)

注音ㄗㄜˋ
漢語拼音
釋義
太陽向西傾斜。《說文解字.日部》:「昃),日在西方時,側也。」《易經.豐卦》:「《彖》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周文王至於日昃不暇食,而宇內亦治。」《南齊書.卷五.海陵王本紀》:「而習俗之風,為弊未改,靜言多慍,無忘昏昃。」
B01530
B01530-016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日部》。


B01530
B01530-006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入聲.職韻》。


注音 ㄗㄜ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昃」之異體。「昃」之甲文作「」鐵百十.一、「」前七.四三.二(見《中文大辭典.日部》引),正像日在西方而傾側之形,從「大」斜倚,示「側也」之意。篆文則易為「從日仄聲」之「昃」,以「傾側也」之「仄」表「日側」之意。

」字始見《廣韻.入聲.職韻》,其下從「」,者,「傾頭也」,亦有「傾側」意,與「仄」音同義通,故可取而代之,此《集韻.入聲.職韻》、《類篇.日部》均以「」為或體者也,其為「昃」之異體無疑,故可收。

B01530-004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備考.日部》。


注音 ㄗㄜ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昃」之異體。「昃」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日部》作「」,段注本作「」,「日在西方時側也,從日仄聲」,今則隸變通作「昃」。

」字見《康熙字典.備考.日部》引《海篇》曰:「同『昃』。」按:「昃」之甲文作「」鐵百十.一、「」前七.四三.二(見《中文大辭典.日部》引),正像日在西方而傾側之形,小篆則易為「從日仄聲」之「」復又省變作「」,已失形構之恉矣!然字書既以之為「昃」之異體,文獻有據,故可收。

B01530
B01530-001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日部》。


注音 ㄗㄜ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昃」之異體。「昃」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日部》作「」,段注本作「」,「日在西方時側也,從日仄聲。」今隸變作「昃」。

」字始見《四聲篇海.日部》,曰:「壯力切,日昳也。」《字彙補.日部》則曰:「與『昃』同,從日亦聲。」按:「仄」與「」音同而義通(「仄」,側傾也;「」,傾頭也),則以「」易「仄」,亦可示「日在西方時側也」之義,為「昃」之異體可以,故可收。

B01530
B01530-01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職韻.昃字》引〈漢復民租碑〉。

《六書正.入聲.職德韻》。


B01530
B01530-00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日部》。


注音 ㄗㄜ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昃」之異體。「昃」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日部》作「」,段注本作「」,「日在西方時側也,從日仄聲」,「仄」,從人在厂下,故此字隸定當作「」,此《集韻.入聲.職韻》,《類篇.日部》均以「」為正字者是。然今反以隸變之「昃」為正字,則「」為其異體,故可收。

B01530
B01530-003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日部》。


注音 ㄗㄜ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昃」之異體。「昃」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日部》作「」,段注本作「」,「日在西方時側也,從日仄聲」,「仄」從人在厂下,故《廣韻.入聲.職韻》楷定作「」,是也。今反以隸變之「昃」為正字,則列「」為異體,實無可如何者也,故可收。

B01530
B01530-013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職韻.昃字》引〈隋智永千字文〉。


B01530
B01530-005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日部.昃字》引〈魏李憲墓誌銘〉。


注音 ㄗㄜ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昃」之異體。「昃」之甲文作「」鐵百十.一,「」前七.四三.二(見《中文大辭典.日部》引),正像日在西方而側之形,其旁從「大」而斜倚,示「側也」之意,而與「弩矢也之」形近,故隸變而訛作「」(始見《偏類碑別字.日部》引〈魏李憲墓誌銘〉)。雖是訛字,然字書既以為異體,故可收。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二十四職.頁754.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二十四職.札色切.頁756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入聲.十三職德韻.頁189.左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入聲.頁177.左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7: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