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762A01762A01762A01762A01762A01762A01762A01762A01762A01762A01762A01762A01762A01762
A01762A01762A01762
字號A01762正字 - 06 - 10 
說文釋形「旁」《說文》本作「」。
大徐本:,溥也。从二,闕,方聲。,古文旁。,亦古文旁。,籀文。(步光切)
段注本:,溥也。从二,闕,方聲。,古文,亦古文,籀文。(步光切)
注音(一)ㄆㄤˊ (二)ㄅㄤˋ (三)ㄆㄥˊ
漢語拼音(一)páng (二)bàng (三)péng
釋義

(一)   ㄆㄤˊ

1.  廣泛、普遍。如:「旁徵博引」。書經.太甲上》:「旁求俊彥,啟迪後人。」三國志.卷魏書.武帝紀:「旁施勤教,恤慎刑獄。」

2.  側、邊。如:「旁邊」、「旁聽」、「路旁」。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老父已去,高祖適從旁舍來。」漢.張衡〈西京賦〉:「徒觀其城郭之制,則旁開三門。」唐.杜甫〈兵車行〉:「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行頻。

3.  指漢字合體字之上下左右任一部分。如:「偏旁」、「形旁」、「聲旁」、「立人旁」、「豎心旁」。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書〉:「書字未識偏旁,高談稷契;讀書未知句度,下視服鄭。」

4.  別的、其他。南朝宋.鮑照〈別鶴操〉詩:「心自有所懷,旁人那得知。」《文明小史》第四四回:「恐怕大權旁落,大帥自己一點主權沒有,亦非國家之福。」

5.  出。如:「主幹旁枝」。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路場,猶行道也。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元.宋〈蕃釐觀感瓊花〉詩:「旁枝微舊崛,新葉。」

6.  不正、偏邪。如:「旁門左道」。荀子.議兵:「旁辟曲私之屬為之化而公,糾收之屬為之化而調。」《掃迷帚》第一三回:「這又不過是左道旁門,借書符念咒惑眾騙錢罷了。」

7.  輔佐、幫助。楚辭.屈原.九章.惜誦:「吾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

8.  姓。如秦末有旁君

(二)   ㄅㄤˋ

依靠、臨近。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匈奴大發十餘萬騎,南旁塞,至符奚廬山,欲入為寇。」《儒林外史》第四七回:「執事過了,腰鑼、馬上吹、提爐,簇擁著老太太的主亭子,邊旁八個大腳婆娘扶著。」

(三)   ㄆㄥˊ

「旁」:馬強壯有力。詩經.鄭風.清人:「清人在駟介。」

A01762
A01762-005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集韻.平聲.唐韻》。

《字彙.部》。


=>」之異體。

A01762
A01762-014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部》。


A01762
A01762-013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方部》。


A01762
A01762-001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澤存堂本《玉篇.上部.旁字》。


注音 (1)ㄅㄤˋ (2)ㄆㄤˊ
漢語拼音 (1)bàng (2)pá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旁」之異體。「旁」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二部》:「溥也。從二、闕,方聲。,古文A01762-002,亦古文A01762-002,籀文。」

」字見澤存堂本《玉篇.上部》,以為「旁」之古文,《康熙字典.方部》、《中文大辭典.方部》並同。

按:「」字當是《說文》古文「」之楷定者,其為「旁」之異體信然,故可收。

A01762
A01762-015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首卷.古今通用》。

《彙音寶鑑.公下平聲》。


A01762
A01762-009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上部.旁字》。

《重訂直音篇.卷五.方部》。


A01762
A01762-008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二部》。


A01762
A01762-00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唐韻.A01762-002字》引〈校官碑〉。


注音 (1)ㄅㄤˋ (2)ㄆㄤˊ
漢語拼音 (1)bàng (2)pá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A01762-002」為「旁」之異體。「旁」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二部》:「溥也。從二、闕,方聲。,古文A01762-002,亦古文A01762-002,籀文。」

A01762-002」字見《隸辨.平聲.唐韻》引〈校官碑〉,《集韻.平聲.唐韻》、《類篇.部》並以為「旁」之本形。

按:「A01762-002」字當是篆文之楷定者,而「旁」則為其俗變之形,今既以俗變之「旁」為正,則本形之「A01762-002」為其異體是也,故可收。

A01762
A01762-003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上部.旁字》。


注音 (1)ㄅㄤˋ (2)ㄆㄤˊ
漢語拼音 (1)bàng (2)pá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旁」之異體。「旁」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二部》:「溥也。從二、闕,方聲。,古文A01762-002,亦古文A01762-002,籀文。」

」字見《玉篇.上部》,以為「旁」之古文,《異體字手冊.十畫》並同。

按:「」字當是《說文》古文「」之楷定者,其為「旁」之異體有徵,故可收。

A01762
A01762-017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唐韻》。


A01762
A01762-016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唐韻》。


A01762
A01762-010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唐韻》。

《中華字海.方部》。


A01762
A01762-018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五.方部》。


A01762
A01762-01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唐韻》。


注音 (1)ㄅㄤˋ (2)ㄆㄤˊ
漢語拼音 (1)bàng (2)pá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旁」之異體。《說文解字.二部》:「,溥也。從二,闕,方聲。步光切。,古文旁,,亦古文旁,,籀文。」《集韻.平聲.唐韻》:「A01762-002、旁、。蒲光切。《說文》:『溥也。』《爾雅》:『二達謂之歧旁,隸作旁,古作,籀作,或作。」《篇海類編.通用類.二部》:「A01762-002、雱。四並古旁字。」按:為旁之古文,故定作「旁」之異體。

A01762
A01762-006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部》。

《康熙字典.方部》。

《漢語大字典.方部》。


A01762
A01762-007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唐韻.旁字》引〈酸棗令劉熊碑〉。


A01762
A01762-01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唐韻》。

《中華字海.方部》。


A01762-004
部首筆畫  - 04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上部.旁字》。


#「」另兼正字。
=>」之異體。
=>」之異體。

注音 (二)ㄆㄤˊ (一)ㄆㄤ (三)ㄨˋ #ㄆㄤˊ
漢語拼音 (二)páng (一)pāng (三)wù #pá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雱」為「旁」之異體。「旁」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二部》:「溥也。從二、闕,方聲。,古文A01762-002,亦古文A01762-002,籀文。」

「雱」字見《龍龕手鑑.雨部》,以為「霧」之俗字,然《玉篇.上部》則以為乃「旁」之籀文,《正字通.雨部》並同。

按:「雱」字當是《說文》籀文「」之楷定者,其字從雨,段氏注曰:「籀文從雨,眾多如雨意也。」此說未允,魯實先先生《文字析義》曰:「A01762-002於卜辭作,彝銘作,從方聲。者槃之象形,即篆文之『凡』,借為之義,『A01762-002』從方者,以示溥及萬方。……篆文訛易,故《說文》釋為「從二」,則失之形義未符。《說文》載『A01762-002』之籀文作『雱』,於气部載『氛』之或體作『雰』,皆誤以同音之字為一文。考〈邶風.北風〉云:「雨雪其雱」,又云:「雨雪其霏」……〈信南山〉云:「雨雪雰雰〉……是皆以脣音之『雱』、『霏』、『雰』……為狀雨雪紛C15577,因知『雱』、『雰』皆以雨雪紛C15577為本義。惟以『A01762-002』、『雱』、『氛』、『雰』同音,而許氏誤為一字。」(頁一一六九)說是。許氏雖誤收,然其為「旁」之異體,文獻有徵,故可收。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二.平聲.十一唐.頁246.左
金石文字辨異
五經文字
二部.頁75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一唐.鋪郎切.頁221
平聲.十一唐.蒲光切.頁221
平聲.十二庚.晡橫切.頁229
平聲.十二庚.蒲庚切.頁230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七陽唐韻.頁52.左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七陽.頁546.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亠部.頁1.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平聲.頁219.右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9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平聲.頁140.右
卷二.公下平聲.頁140.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5 14: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