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斞」之異體。斞,段注本《說文解字.斗部》云:「量也,從斗臾聲。」 ,見《康熙字典.斗部》,云:「《集韻》斞或作 。」然考《集韻》無此文;又考《漢語大字典.斗部》亦云:「 同斞,《類篇.斗部》:『斞或作 。』」按:《類篇.斗部》云:「 或作 」,不作 ,《漢語大字典》誤。考《集韻.上聲.噳韻》云:「 ,或作 。」俗書「臾」形多作「 」。「 」應是「 」之俗體。《康熙字典》作「 」者,應是涉「斞」字偏旁而誤。其作「 」者,是又從「 」字而變。又斞字,《廣韻.上聲.麌韻》、《集韻.上聲.噳韻》、《類篇.斗部》並作 ,是 為斞之異體,《漢語大字典》所引《類篇》或其他文獻所引《集韻》,多有將「 」易為「斞」者,蓋刊刻時之習慣耳,然則文獻有據, 亦得列為斞之異體,《異體字字典》可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