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阻擋。如:「攔截」。宋.蘇軾〈奏浙西災傷第一狀〉:「巡門俵米,攔街散粥,終不能救。」《水滸傳》第三回:「店主人那裡敢出來攔他。」清.洪昇《長生殿》第九齣:「你怎麼攔阻咱家?」
2. 遮掩,引申有編造之意。如:「攔詞抵辯」。《玉篇.手部》:「攔,遮也。」《儒林外史》第五回:「只消央個人去把告狀的安撫住了,眾人遞個攔詞,便歇了。」
3. 當、對著。如:「攔腰一抱」。《紅樓夢》第八一回:「倒像背地裡有人把我攔頭一棍,疼的眼睛前頭漆黑。」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宋元以來俗字譜.手部》引〈目連記〉。
《宋元以來俗字譜.手部》引〈金瓶梅〉。
《玉篇.手部.字》。
「」為「攔」之異體。,《玉篇.手部》:「力丹切,遮也。」《四聲篇海.手部》亦作「」,注云:「力丹切,遮也。」《字彙.手部》、《正字通.手部》則作「」。按:攔字從手、闌聲;依《異體字例》,凡「闌」形多作「闌」,故「」當為「攔」之異體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