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穿著。《說文解字.手部》:「擐,貫也。」《左傳.成公二年》:「擐甲執兵,固即死也。」唐.韓愈〈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上言酒味酸,冬衣竟未擐。」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擐字》引〈魏元遙墓誌〉。
《中華字海.扌部》。
「」為「擐」之異體。擐,《字彙.手部》云,:「胡貫切,音患,貫也。」字見《碑別字新編.十六畫》引〈魏元遙墓誌〉。按擐字隸或作「」,右下「」訛省作「」,是為擐之異體無誤,《異體字字典》可收。
《隸辨.平聲.刪韻.字》引〈陳球後碑〉。
《龍龕手鑑.手部》
《歷代書法字彙.手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五經文字.手部》。
《集韻.去聲.諫韻》。
《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
《正字通.手部》。
《漢語大字典.手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