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669A01669
字號A01669正字 - 12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理也。从手,尞聲。(以〔洛〕蕭切)
段注本:,理之也。从手,尞聲。(洛蕭切)
注音(一)ㄌㄧㄠˊ (二)ㄌㄧㄠ
漢語拼音(一)liáo (二)liāo
釋義

(一)ㄌㄧㄠˊ

1.理也。《說文解字.手部》:「撩,理也。」宋.史虛白〈釣磯立談〉:「望其旄纛之所指,舉欣欣然告曰:『是庶幾其撩理我也。』」元.李俊民〈宣差射虎〉詩:「深山大澤失所居,或撩汝頭編汝鬚。」

2.取也。《北齊書.卷三二.列傳.陸法和》:「凡人取果,宜待熟時,不撩自落。」唐.元稹〈春六十韻〉:「撩摘芳情遍,搜求好處終。」

3.挑弄、逗引。如:「姿態撩人」。宋.陸游〈二月三日春色粲然步至湖上〉詩:「梅花隔水香撩客,野鳥穿林語喚人。」《水滸傳》第二六回:「何九叔見他不做聲,倒捏兩把汗。卻把些話來撩他。」

4.紛亂。宋.王安石〈臺城寺側獨行〉:「春山撩亂水縱橫,籬落荒畦草自生。」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只教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

5.放置、丟棄。《紅樓夢》第一○九回:「我那時還小,拿了來也不當什麼,便撩在箱子裏。」《醒世姻緣傳》第八五回:「插補插補了屋,說:『咱可往京裡就你大嫂去。』丟盔撩甲的跑到京裡。」

()ㄌㄧㄠ

1.提、揭。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我這裡便破步撩衣,走向前來。」《紅樓夢》第五四回:「寶玉便走過山石之後去,站著撩衣。」

2.手舀水甩灑。如:「菜販往菜上撩水。」

3.北平方言。瞥、略看。如:「朝那屋裡撩了一眼。」

A01669
A01669-001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手部》。


注音 (1)ㄌㄧㄠ (2)ㄌㄧㄠˊ
漢語拼音 (1)liāo (2)liáo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撩」之異體。《說文解字.手部》云:「,理也。從手聲。」依篆體隸定,則字當作「」,《正字通.手部》云:「撩,本作。」考從「A02447-003」之字,後世多變易作「」,今既以「撩」為正字,則取「」為異體可也。

A01669
A01669-002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扌部》。

《全唐文.卷一四六.歐陽詢.用筆論》。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三蕭.憐蕭切.頁175
上聲.二十九筱.朗鳥切.頁391
上聲.三十二皓.魯皓切.頁402
去聲.三十四嘯.力弔切.頁578
去聲.三十七號.郎到切.頁588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三.音略.頁472.左
彙音寶鑑
卷三.嬌上上聲.頁242.右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