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674A01674
字號A01674正字 - 12 - 15 
說文釋形

大徐本:,執也。从手,然聲。一曰蹂也。(乃殄切)
段注本:(執)也。从手,然聲。一曰厹也。(乃殄切)

注音ㄋㄧㄢˇ
漢語拼音niǎn
釋義

1.執也、持也。《說文解字.手部》:「撚,執也。」唐.杜牧〈重送〉詩:「手撚金僕姑,腰懸玉轆轤。」《水滸傳》第六回:「那漢撚著朴刀來鬥和尚。」

2.以手指揉搓。《說文解字.手部》:「撚,一曰蹂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撚,一曰蹂也。按:當作「煣也」。煣即今揉字。」唐.韓偓〈詠手〉詩:「背人細撚垂胭鬚,向鏡輕勻襯臉霞。」宋.張孝祥〈菩薩蠻.絲金縷翠幡兒小〉詞:「絲金縷翠幡兒小,裁羅撚線花枝裊。」

3.以手指持取《廣韻.上聲.銑韻》:「撚,以指撚物。」元.方回〈八月初二日〉詩:「蟬聲漸漸怯西風,閑撚青枝玩菊叢。」《聊齋志異.卷二.嬰寧》:「有女郎攜婢,撚梅花一枝。」

4.彈奏琵琶技巧之一。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齣:「舊桃花劉郎又撚,料得新吳宮西施不願。」

5.蹈蹂、踐踏。《逸周書.卷二.大武解》:「三佐車舉旗,四采虞人謀,五後動撚之。」《淮南子.兵略》:「前後不相撚,左右不相干。」

6.驅趕。《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魯公子聽小姐縊死,還道是做成的圈套,撚他出門。」《三遂平妖傳》第八回:「那起徒弟徒孫,漸有不平之意,時常合計商量要撚他出去。」

A01674
A01674-00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手部》。

《字彙.手部》。

《中文大辭典.手部》。


=>」之異體。

A01674
A01674-002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形見《中華字海.扌部》:「,同『撚』。字見《直音篇》。」、《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奴典切。」待考。


注音 ㄋㄧㄢˇ
漢語拼音 niǎn
研訂者
內容

」為「撚」之異體,形見《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奴典切。」撚字,《說文.手部》篆文作「 」,本从手然聲,或作「」,形見《龍龕手鑑.手部》,云為「撚」之俗,或因右旁篆形如「 」,故混同从赦,又見添益四點,遂成「」。「」、「」同一字組,前者既已收為「撚」之異體,「」自當可以比照。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二十七銑.乃殄切.頁380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手部.頁16.左
彙音寶鑑
卷一.堅上上聲.頁31.左
角川漢和辭典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9 1: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