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 」為「摡」音ㄒㄧˋ時之異體。《說文解字.手部》:「 ,滌也。從手既聲。詩曰:『摡之釜鬵。』」段玉裁注:「滌者洒也。洒,先禮切。詩『摡之釜鬵』,傳曰:『摡,滌也。』今本作溉者,非。」是「摡」本「滌」義,後世有混為「溉」者。《廣韻.去聲.代韻》:「摡,滌也。古代切。」是「滌洗」義,音「古代切」。「摡」另有「許既切」之音,考《集韻.去聲.未韻》云:「摡,《博雅》:『取也。』一曰:『拭也。』或作 。許既切。」《類篇.手部》云:「 ,許既切。《博雅》:『取也。』」是「摡」音ㄒㄧˋ時,義別於「洗滌」,且見異體「 」。「 」乃「摡」之省寫。 (一) =>「撫」之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