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1385B01385B01385B01385
字號B01385正字 - 10 - 14 
說文釋形「搴」《說文》作「B01385」。
大徐本:,拔取也。南楚語。从手,寒聲。《楚詞》曰:「朝B01385批之木蘭。」(九輦切)
段注本:,拔取也。南楚語。从手,A01038聲。《楚辭》曰:「朝B01385阰之木蘭。」(九輦切)
注音ㄑㄧㄢ
漢語拼音qiān
釋義

1.  拔取、採取。《說文解字.手部》:「(搴),拔取也。」《楚辭.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攻城野戰,有斬將搴旗之功。」

2.  扛舉。《廣雅.釋詁》:「搴,舉也。《西遊記》第六○回:「沒奈何,只得搴在肩上,找舊路而回。」

3.  揭、撩。晉.陶淵明〈閑情賦〉:「搴朱幃而正坐,汎清瑟以自欣。」唐.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詩:「林臥愁春盡,搴帷覽物華。」

4.  姓。如漢代有搴揚。

B01385
B01385-001-1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獮韻》。

《字彙.手部》。


注音 ㄑㄧㄢ
漢語拼音 qiān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搴」之異體。《說文.手部》篆作「」,云:「拔取也。南楚語。從手寒聲。九輦切。」

《集韻.上聲.獮韻》,亦作搴。《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與搴同。《字彙.手部》,同搴。《正字通.手部》搴:「苦堅切,音牽。拔也,取也。……篆作……《說文》從手贅,又韻書別作攓、。六書統以攓為正,文省作搴。……」。:「《說文》同搴。從搴為正」。《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以「、攓」同「搴」。

據文獻所引,則知「」由篆體楷化而得,又橫直異結,亦省變作「搴」,音義皆同,非分為二,故今以「」為「搴」之異體也。

B01385
B01385-005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手部》。

《康熙字典.手部》。


B01385
B01385-004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手部》。

《廣韻.上聲.獮韻》。

《正字通.手部》。


B01385-006
部首筆畫  - 1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獮韻》。

《字彙.手部》。

《中文大辭典.手部》。


#「」另兼正字。

B01385
B01385-002
部首筆畫  - 21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手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廣韻
集韻
平聲.二仙.丘虔切.頁167
平聲.二仙.已仙切.頁169
上聲.二十八獮.九件切.頁389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手部.頁16.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五字辨似.頁116.左
卷三.韻辨輯略.頁525.右
彙音寶鑑
卷一.堅上平聲.頁27.左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0: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