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647A01647A01647A01647A01647A01647A01647A01647A01647A01647A01647A01647
A01647A01647A01647A01647A01647
字號A01647正字 - 10 - 13 
說文釋形大徐本:,動也。以〔从〕手,聲。(余招切)
段注本:,動也。从手,聲。(余招切)
注音ㄧㄠˊ
漢語拼音yáo
釋義

1. 擺動、晃動。《說文解字.手部》:「搖,動也。」《文選.古詩十九首.迴車駕言邁》:「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南朝梁.蕭統《梁昭明太子文集.卷四.陶淵明集序》:「白璧微瑕者,惟在閒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而諷一者,卒無諷諫,何必搖其筆端,惜哉,亡是可也。」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2.  騷擾、混亂。《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七國同役而不同心,……三國敗,諸侯之師乃搖心矣。」《淮南子.泰族訓》:「未有能搖其本而靜其末,濁其源而清其流者也。」唐.皮日休〈移元徵君書〉:「得喪不可搖其心,榮辱不能動其志。

3.  急速、迅疾。《廣雅.釋詁上》:「搖,疾也。」漢.揚雄《方言》卷六:「汩、搖,疾行也。南楚之外曰汩,或曰搖。」《楚辭.屈原九章抽思:「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南朝梁.江淹〈恨賦〉:「搖風忽起,白日西匿。」

4.  上升、飄揚。《廣雅.釋詁下》:「搖,上也。」清.王念孫.疏證:「搖,亦躍也,方俗有輕重耳。」《管子.君臣》:「夫水,波而上,盡其搖而復下,其勢固然者也。」漢.班固〈西都賦〉:「風舉雲搖,浮遊溥覽。」

5.  遙遠。通「遙」。《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舒閬風而搖集兮,亢烏騰而一止。」南朝梁.沈約〈卻東西門行〉:「搖裝非短晨,還歌豈明發。」

6.  姓。如漢代有搖毋餘。《廣韻.平聲.宵韻》:「搖,又姓。東越王搖句踐之後。」

A01647
A01647-003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手部》。

《漢語大字典.手部》。


A01647
A01647-018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手部》。


A01647
A01647-004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手部》。

《字彙補.手部》。

《漢語大字典.手部》。


A01647
A01647-01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搖字》引〈魏元愔墓誌〉。


A01647
A01647-016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手部》引〈目連記〉。


A01647
A01647-015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手部》。


A01647
A01647-01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搖字》引〈隋宮人朱氏墓誌〉。


A01647-00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手部》。

《集韻.去聲.笑韻》。

《中文大辭典.手部》。


A01647
A01647-009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手部》。


A01647
A01647-019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宵韻.搖字》引〈魏橫海將軍呂君碑〉。

《五經文字.手部》。

《字彙補.手部》。


A01647
A01647-01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手部.搖字》引〈魏孝文帝弔比干文〉。


A01647-00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佩觿.卷中》。


注音 ㄧㄠˊ
漢語拼音 yáo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搖」之異體。《說文解字.手部》:「,動也。從手聲。」則其右旁上半本當從肉。然以「」形易與「」形相混,凡從「」之字,多易混寫為「C10442」。如:謠、瑤等字。方成珪《集韻考正.卷三.平聲.宵韻》:「A03876-003,凡偏旁從A03876-003,從者,上皆從,不從夕,亦不從爪。」正可為證。「」形見《佩觿.卷中》:「榣搖:並余招翻。上木名,下動也。」另《廣韻.平聲.宵韻》、《集韻.平聲.宵韻》所收「搖」字之字頭亦如是。文獻有據,收為異體可也。

A01647
A01647-010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蕭韻.搖字》引〈北魏孝文弔比干文〉。


A01647
A01647-019-2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瓶梅詞話.第三十七回》。


A01647
A01647-006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手部》。

《康熙字典.手部》。

《漢語大字典.手部》。


A01647
A01647-01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手部》。


A01647
A01647-007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手部》。

《中文大辭典.手部》。


A01647-019-3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手部》。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淮南內篇雜志.第十五》。

《淮南子.兵略》。


#「」另兼正字。

A01647
A01647-002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


注音 ㄧㄠˊ
漢語拼音 yáo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搖」之異體。「搖」字據《說文解字.手部》,本從手聲。今考從得聲之「謠」,其異體有作「」者(見《隸辨.平聲.宵韻.謠字》引〈祝睦後碑〉),蓋以「謠」字,《說文》本作「A03876-003」,小篆作「」,從言肉聲,隸變之形或作「」。「謠」既可變易作「」者,則「搖」字,同偏旁類化,亦見作「」,《重訂直音篇.手部》:「搖,:上同。」即可為證。凡從者多作,已可成為《異體字例》矣。

A01647
A01647-019-1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手部》。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二.平聲.四宵.頁196.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手部.頁6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16.右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四宵.餘招切.頁182
去聲.三十五笑.弋笑切.頁580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二蕭.頁545.下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手部.頁16.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三.韻辨輯略.頁525.右
彙音寶鑑
卷三.嬌下平聲.頁252.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5: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