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箭筒蓋。《說文解字.手部》:「掤,所以覆矢也。」《詩經.鄭風.大叔於田》:「抑釋掤忌,抑鬯弓忌。」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毛詩音義上》:「掤,音冰。所以覆矢也。馬云:『櫝丸蓋也。』杜預云:『櫝丸,箭筩也。』」
2. 捆綁。同「繃」。如:「掤扒」為古代脫去衣裳,以繩索捆綁的刑罰。《水滸傳》第五一回:「兄長,沒奈何,且胡亂掤一掤。」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手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一)
「」為「掤」之異體。「掤」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手部》:「所以覆矢也。從手朋聲。」
「」字僅見《龍龕手鑑.手部》,以為「掤」之俗體。
按:篆文「」,隸定作「掤」,而字作「」,其旁之「用」者,非是功用字,乃「朋」之省體改形也,其為「掤」之俗字信然,故可收。
(二)
=>「擁」之異體。
《中華字海.扌部》。
「」字見《龍龕手鑑.手部》,以為「掤」之古文,《中華字海.扌部》亦以為同「掤」。
按:篆文「」,隸定作「掤」,而字作「」,其旁之「」,當是「」形之遺也,則「」為「掤」之異體可從,故可收。
《四聲篇海.手部》。
《康熙字典.手部》。
《漢語大字典.手部》。
「」字見《四聲篇海.手部》,曰:「音冰,以手覆矢。又弓弦也。又音彭。」《康熙字典.手部》則引《篇海》曰:「同『掤』。」
按:篆文「」,隸定本作「掤」,而字作「」,其旁之「」,當是「」形之遺也,則「」為「掤」之異體可從,故可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