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ㄨㄢ
扭轉。《集韻.平聲.桓韻》:「捥,捩也。」
(二)ㄨㄢˇ
1.取。《集韻.上聲.緩韻》:「捥,取也。」
2.同「剜」,挖取。元.張國賓《薛仁貴.第四折》:「執虀捥菜,縫衣補衲。」
(三)ㄨㄢˋ
手腕。同「腕」。《廣韻.去聲.換韻》:「腕,手腕,捥,亦同。」《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樊於期偏袒搤捥。」
=>「腕」之異體。
〔關鍵文獻〕
《類篇.手部》。
◎「」,今標準字體作「」。
(二)
「」為「捥」之異體。捥,見於《廣韻.去聲.換韻》,為腕之異體,手腕也。,見於《集韻.平聲.桓韻》,為「捥」之或體,捩也。《類篇.手部》「捥」下,云:「烏丸切,捩也,或作。」則知「」為捥之異體,乃有所本。
#「」另兼正字。
(一)
《玉篇.手部.字》。
「」為「捥」之異體。捥,見於《廣韻.去聲.換韻》,為「腕」之異體。但《集韻.平聲.桓韻》另作烏丸切,捩也;鄔管切,取也;紆勿切,拗戾也;則有四音。按從「宛」者,多訛作「」,如「腕」作「」、「婉」作「」之類。「」見於《玉篇.手部》、《集韻.去聲.換韻》等,既見於文獻,自當收錄。
《正字通.手部》。
「」為「捥」之異體。捥,不見於《說文》,而見於《廣韻.去聲.換韻》,以其同於「腕」,而《正字通.手部》「捥」下云:「、腕、、,並同。」《字彙補.手部》以與腕同,《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於「捥」下云:「、、,同上。」是知「腕、捥」分之為二,「」不但為「腕」之異體,亦為「捥」之異體。
《龍龕手鑑.手部》。
《中華字海.扌部》。
《集韻.入聲.迄韻》。
「」為「捥」之異體。《說文》未見「、捥」二字,《玉篇.手部》以「捥」為「」之異體,惟《集韻.入聲.迄韻》有「」字,下云:「拗戾也,或從。」音紆勿反,是知「捥」為「」之異體,今既以「捥」為正,則「」當為異體。
#「」另兼新正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