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1269B01269
字號B01269正字 - 05 - 08 
說文釋形,揗也。从手,付聲。(芳武切)
注音ㄈㄨˇ
漢語拼音
釋義

1.  撫摸。《說文解字.手部》:「拊,揗也。」《漢書.卷三五.荊燕吳傳.吳王劉濞》:「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六:「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2.  輕拍。《玉篇.手部》:「拊,拍也,擊也。」《書經.益稷》:「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公拊楹而歌。」

3.  撫慰、撫恤。《左傳.宣公十二年》:「王巡三軍,拊而勉之。」《戰國策.齊策四》:「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

4.  撫育。通「撫」。《詩經.小雅.蓼莪》:「母兮鞠我,拊我畜我。」

5.  器物之把柄。《禮記.少儀》:「刀卻,刃授穎,削授拊。」

6.  古代打擊樂器,即「搏拊」。《周禮.春官.大師》:「帥瞽登歌,令奏擊拊。」

B01269
B01269-002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學生簡體字字典.手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ㄈㄨˇ (一)ㄈㄨˇ
漢語拼音 (二)fǔ (一)fǔ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拊」之異體。拊,《說文.手部》:「,揗也。從手、付聲。」《學生簡體字字典.手部》「拊」下云:「拍。也作『』」《中華字海.部》「」下云:「撫的簡體字。曾在新加坡通行。見新加坡《簡體字典》。」按:《說文解字.手部》:「拊,揗也。」段玉裁注:「揗者,摩也。古作『拊揗』,今作『撫循』,古今字也。」「拊」「撫」為古今字,「撫」之簡化體或作「」,今定「拊」為正字,故「」當為「拊」之異體字。

()

=>」之異體。

B01269-00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遇韻》。

《正字通.手部》。

《漢語大字典.手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ㄈㄨˇ (一)ㄈㄨˇ
漢語拼音 (二)fǔ (一)fǔ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拊」之異體。拊,《說文.手部》:「,揗也。從手、付聲。」《集韻.去聲.遇韻》「拊」下云:「以手著物也。或作。」《正字通.手部》「」下云:「俗拊字。」《中文大辭典.手部》「」下云:「以手著物也。與拊同。」按:「」字從手、府聲,為改變聲符之後起形聲字,音義與「拊」同,故當為「拊」之異體字。

()

=>」之異體。

B01269
B01269-003
部首筆畫  - 0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鼓部》。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卷十.泰誓》。


#「C18171」另兼正字。

注音 ㄈㄨˇ #ㄈㄨˊ
漢語拼音 fǔ #fú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拊」之異體。拊,《說文.手部》:「,揗也。從手、付聲。」,《集韻.上聲.麌韻》「」下云:「軍鼓聲喧也。」《漢語大字典.鼓部》「」下云:「同拊。拍手。《尚書大傳》卷三:『惟丙午,王逮師,前師乃鼓,譟,師乃慆,前歌後舞。』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泰誓》:『字書無字,當為拊。』《文選.馬季長〈長笛賦〉》云:拊譟踴躍,即用此文。拊者,拊手,字同撫。」按:依孫星衍之說,作「拍手」義時,「」為「拊」之異體字。

#「」另兼正字。


#「C18171」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上聲.九麌.頁263.左
隸辨
卷三.上聲.九麌.頁368.左
卷三.上聲.九麌.頁370.左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20.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虞.風無切.頁77
上聲.九噳.斐父切.頁334
上聲.四十五厚.彼口切.頁437
去聲.十遇.方遇切.頁495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亀上上聲.頁473.左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8 1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