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523A01523A01523A01523A01523A01523A01523A01523A01523A01523A01523A01523
字號A01523正字 - 04 - 08 
說文釋形

大徐本:,奉也。受也。从手,从卪,从臣鉉等曰:「謹節其事,承奉之義也,故从卪。」(署陵切)
段注本:,奉也。受也。从手、卪、。(署陵切)

注音ㄔㄥˊ
漢語拼音chéng
釋義

1. 敬受、接受。《說文解字.手部》:「承,奉也,受也。」《左傳.僖公十五年》:「君之未入,寡人懼之;入而未定列,猶吾憂也;苟列定矣,敢不承命。」《左傳.成公十六年》:「承寡君之命以請。」

2. 接續、繼續。《詩經.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魯肅》:「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

3. 擔當、負責。如:「承擔」、「這件事情由你來辦。」《紅樓夢》第二一回:「誰又不瘋了,得罪他作什麼。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著帶累別人。」

A01523
A01523-009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蒸韻》。


A01523
A01523-00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蒸韻》。


注音 ㄔㄥˊ
漢語拼音 ché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承」之異體。「承」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手部》作「」,曰:「奉也、受也。從手從。」段注本作「」,釋形作:「從手」。

」字見《集韻.平聲.蒸韻》,以為「承」之或體,《字彙.廾部》亦以為與「承」同字。按:篆文從手,本作「」,今通作「承」者,《新加九經字樣.雜辨部》以為「隸省」是也。「」字上從「氶」,當是「承」之省變,而下增「廾」,當是「」之隸變,與上形之「」重複,故《正字通.廾部》以為「承」之訛也;雖是訛字,然文獻有據,其為「承」之異體可從,故可收。

A01523
A01523-010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手部.承字》引〈魏章武王元彬墓誌〉。

《佛教難字字典.手部》。


A01523
A01523-00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手部》。


注音 ㄔㄥˊ
漢語拼音 ché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承」之異體。「承」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手部》作「」,曰:「奉也,受也。從手從。」段注本作「」,釋形為:「從手」。

」字見《四聲篇海.手部》,曰:「奉承之義,所以手下從兩人。」不言與「承」之關係,而《字彙.手部》則曰:「,與『承』同。」《正字通.手部》亦以為「承」之俗體。按:「承」字,後世或省作「」(見《偏類碑別字.手部》引〈魏章武王元彬墓誌〉),而「」字當又其俗變,為「承」之異體可從,故可收。

A01523
A01523-003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蒸韻》。


注音 ㄔㄥˊ
漢語拼音 ché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承」之異體。「承」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手部》作「」,曰:「奉也,受也。從手從。」段注本作「」,釋形為:「從手」。

」字見《集韻.平聲.蒸韻》,以為「承」之或體,《類篇.手部》、《字彙補.手部》並同。按:「承」之篆文從手,本作「」,今通行作「承」,《新加九經字樣.雜辨部》以為乃「隸省」是也,然隸書或有作「(《漢隸字源.平聲.蒸韻》引〈高眹脩周公禮殿記〉)、「」(前揭書引〈史晨孔廟後碑〉),即從之遺,而「者,中亦之形變,較「承」略近篆文之本形,今既以「承」為正,則「」為其異體是也,故可收。

A01523
A01523-004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


A01523
A01523-008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蒸韻》。


A01523-013
部首筆畫  - 01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手部.承字》引〈魏張猛龍碑〉。


#「」另兼正字。
=>」之異體。

A01523
A01523-007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承字》引〈魏兗州剌史元弼墓誌〉。

《中華字海.乙部》。


A01523
A01523-012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承字》引〈魏王夫人元華光墓誌〉。

《歷代書法字彙.手部》。


A01523
A01523-005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手部》。


A01523
A01523-011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手部》。


A01523
A01523-006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手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二.平聲.十六蒸.頁272.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手部.頁8
新加九經字樣
雜辨部.頁56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六蒸.諸仍切.頁249
平聲.十六蒸.辰陵切.頁249
去聲.四十七證.諸應切.頁608
附錄.頁806
附錄.頁824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十六蒸.頁37.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下平聲.頁33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6 15: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