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502A01502A01502A01502
字號A01502正字 - 03 - 06 
說文釋形,橫關對舉也。从手,工聲。(古雙切)
注音(一)ㄍㄤ (二)ㄎㄤˊ
漢語拼音(一)gāng (二)káng
釋義

()ㄍㄤ

1.  以雙舉重物。《說文解字.手部》:「扛,橫關對舉也。」清.段玉裁.注:「以木橫持門戶曰關,凡大物而兩手對舉曰扛。」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褰帷斷裳,危冠空履之吏;彯搖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2.  人共《說文解字.手部》:「扛,橫關對舉也。」清.段玉裁.注:「兩人以橫木對舉一物亦曰扛。」《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妝奩亦無長物,惟兩長鬣奴扛一撲滿,大如甕,息肩置堂隅。」

()ㄎㄤˊ

1.  以肩荷物。如:「扛行李」、「扛鋤頭」。《水滸傳》第二三回:「武松下了轎,扛著大蟲,都到廳前,放在甬道上。」

2.  承受、負擔。如:「扛活」「扛責任」。《西遊記》第三五回:「令弟已是死了,不必這等扛喪。」

3.  用言語頂撞。《金瓶梅》第五二回:「你討得頭錢,分與那個一分兒使也怎的?交我扛了兩句走出來,不想哥這裡呼喚。」

A01502
A01502-004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

▲此字音讀為ㄍㄤ時,為「扛」之異體。


#「C04213」另兼正字。

A01502-00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唐韻》。

▲此字音讀為ㄍㄤ時,為「扛」之異體。


#「」另兼正字。

注音 ㄍㄤ #ㄍㄤ
漢語拼音 gāng #gā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扛」之異體。「」,《集韻.平聲,唐韻》:「,舉也,或作扛。」《字彙.手部》:「,同扛。」《正字通.手部》:「,同扛。」故「」可收為「扛」之異體。按,「」,《集韻.唐韻》居郎切,今音ㄍㄤ。


#「」另兼正字。
A01502
A01502-00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手部》。

▲此字音讀為ㄍㄤ時,為「扛」之異體。


=>C04213」之異體。
=>C04367」之異體。

注音 (一)ㄍㄤ (二)ㄍㄤ (三)ㄍㄤ
漢語拼音 (一)gāng (二)gāng (三)gā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

《異體字字典》收此形為「扛」之異體,蓋據《中華字海.部》:「,音剛。同『扛』,舉。字見《篇海》。」惟《四聲篇海.手部》云:「,音岡,舉也。」未明言「」為「扛」之異體。按,「」之右旁「岡」,《草書大字典.山部》引〈孫過庭〉作「」、引〈王鐸〉作「」。則「」乃涉草書而變體為「」。今「」已收為「扛」之異體,故「」亦可收為「扛」之異體。

()

=>C04213」之異體。

()

=>C04367」之異體。

A01502
A01502-005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手部》。

《中文大辭典.手部》。

▲此字音讀為ㄍㄤ時,為「扛」之異體。


#「C04367」另兼正字。
=>」之異體。

A01502
A01502-001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講韻》。

▲此字音讀為ㄎㄤˊ時,為「扛」之異體。


注音 ㄎㄤˊ
漢語拼音 ká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扛」之異體。扛,《說文解字.手部》作「」,云:「橫關對舉也。從手工聲。」,《集韻.上聲.講韻》音虎項切,云:「山東謂檐荷曰。或作扛。」《正字通.手部》:「同扛。……,山東謂擔荷曰,今浙人亦有此語。」故「」可收為「扛」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五經文字
手部.頁6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15.右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四江.古雙切.頁22
平聲.十一唐.居郎切.頁223
上聲.三講.虎項切.頁306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上平聲.頁122.右
檢字表.手部.頁193
異體字手冊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1 13: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