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為「扈」之異體,音ㄏㄨˋ。
《說文解字.邑部》:「
,夏后同姓所封,戰於甘者,在鄠。有扈谷甘亭,從邑戶聲。
,古文扈,從山
。」
《集韻.上聲.姥韻》:「扈,古作
。」《增廣字學舉隅.卷一.兩字辨似》云:「
,音起,山無草木也。一說山有草木曰
,山無草木曰岵;
,音祜,古文扈字,尾也。從後曰扈;又跋扈,猶言強梁也。」是《集韻》之「
」當作「
」。《中文大辭典.山部》云:「
,扈之古字。」
按:《說文解字.邑部》「扈」下古文作「
」,楷化作「
」、作「
」,段注云:「未詳其右所從。竊謂當從戶而轉寫失之。」
(二)
=>「岊」之異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