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說文》作「」。大徐本:,有枝兵也。从戈、倝。《周禮》,長丈六尺。讀若棘。臣鉉等曰:「倝非聲,義當从省,幹,枝也。」(訖逆切)段注本:,有枝兵也。从戈,省。《周禮》,長丈六尺。(紀逆切)
武器名。外型結合戈與矛,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安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用器物。《說文解字.戈部》:「戟,有枝兵也。《周禮》:『戟長丈六尺。』」《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孫武》:「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三國演義》第五回:「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鎚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陌韻.戟字》引〈魏大饗碑〉。
《隸辨.入聲.陌韻.字》引〈魏大饗碑〉。
「」為「戟」之異體。戟,《廣韻.入聲.陌韻》云:「刃戟,几劇切。」字見《玉篇.戈部》,又《隸辨.入聲.陌韻》云:「《說文》作,從倝,碑省從,今俗從卓作,非是。」據此則為戟之異體可知,《異體字字典》當收。
《重訂直音篇.卷五.戈部》。
《集韻.入聲.陌韻》。
《四聲篇海.戈部》。
《字彙.戈部》。
《康熙字典.戈部》。
「」為「戟」之異體。戟,《廣韻.入聲.陌韻》云:「刃戟,几劇切。」字見《康熙字典.戈部》,云:「《說文》戟作。」按戟篆文作,隸定為,省作戟,則為戟之異體無誤,《異體字字典》可收。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玉篇.戈部.字》。
《中華字海.戈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