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辦完、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說文解字.戊部》:「成,就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直待事成之後,方可與老爺得知。必用心訪個德容兼備的,我老爺總肯是一般相看。」 2. 變為。如:「點石成金」、「磨杵成針」。《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齣:「伯業已成灰,論英雄蓋世無敵;時遭折挫,到今枉自遲疑!」 3. 指樂曲之終止或變化。《書經.益稷》:「簫詔九成,鳳皇來儀。」南朝梁.劉峻〈廣絕交論〉:「若五音之變化,濟九成之妙曲。」 4. 達到。如:「成千上萬」、「成雙成對」。唐.皮日休〈劉棗強碑〉:「彫金篆玉,牢奇籠怪,百鍛為字,千練成句,雖不追躅太白,亦後來之佳作也。」 5.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水滸傳》第四回:「看趙某薄面,披剃為僧。一應所用,弟子自當准備。煩望長老玉成。幸甚!」 6. 可以。如:「他想要耍賴是不成的。」 7. 現有之一切。如:「創業容易守成難。」《論語.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一.論君道》:「帝王之業,草創與守成孰難?」 8. 古代十里見方之土地。《左傳.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眾一旅。」 9. 表既定、現有或舊有之意。如:「成例」、「成規」、「成語」。《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八成經邦治:一曰聽政役以比居;二曰聽師田以簡稽;三曰聽閭里以版圖;四曰聽稱責以傅別;五曰聽祿位以禮命;六曰聽取予以書契;七曰聽賣買以質劑;八曰聽出入以要會。」南朝梁.沈約〈恩倖傳論〉:「因此相沿,遂為成法,自魏至晉,莫之能改。」 10. 表完整之意。如:「成品」、「成天」。宋.陸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兒女英雄傳》第三回:「我們已寫了知單去知會各同窗的朋友,多少大家集個成數出來。」 11. 表構成整體之意。如:「成分」、「成員」。 12. 量詞。計算十等分概念之單位,亦指樓層。如:「有八成希望。」南朝齊.謝脁〈觀朝雨詩〉:「既灑百常觀,復集九成臺。」 13. 姓。如漢代有成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