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悔悟。如:「懺悔」。《廣韻.去聲.鑑韻》:「懺,自陳悔也。」《晉書.卷九五.藝術列傳.佛圖澄》:「佐愕然愧懺。」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一折:「俺娘口業作罪,你這般心腸,多少經文懺的過來?」
2. 誦經悔過。如:「拜懺」。《梁書.卷五一.處士列傳.庾詵》:「晚年以後,尤尊釋教,宅內立道場,環繞禮懺,六時不綴。」
3. 祈禱悔過所唸之經文。如:「三昧水懺」。《水滸傳》第七一回:「道士齊宣寶懺,上瑤臺酌水獻花。」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佛教難字字典.心部》。
《碑別字新編.二十畫.懺字》引〈魏楊大眼造象〉。
《敦煌俗字譜.心部.懺字》引〈中72.639.上20〉。
《中華字海.忄部》。
《字彙.首卷.古今通用》。
「」為「懺」之異體。「懺」字見《廣韻.去聲.鑑韻》,曰:「自陳悔也。」《集韻.去聲.鑑韻》、《類篇.心部》則並曰:「悔也。」
「」字見《字彙.首卷.古今通用》,與「懺」為古今字,《正字通.首卷.古今通用》同之。按:「懺」字其中本從二人,然書家行文或多省作「十」而成「」,如《中國書法大字典.心部》引〈魯峻碑〉即作「」者是,則「」為「懺」之異體有徵,故可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