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ㄌㄢˇ
1. 怠惰、不勤勉。《說文解字.女部》:「嬾,懈也,怠也。一曰:『臥也。』」清.段玉裁.注:「俗作懶。」《明史.卷三二六.外國列傳七.小葛蘭》:「土黑墳,本宜穀麥,民懶事耕作,歲賴烏爹之米以足食。」《紅樓夢》第三三回:「大約我近年於家務疏懶,自然執事人操剋奪之權,致使生出這暴殄輕生的禍患。」
2. 不想、不願意。如:「懶得跟你一般見識。」唐.李義府〈堂堂詞〉二首之二:「懶整鴛鴦被,羞褰玳瑁床。」
(二)ㄌㄞˋ,ㄌㄢˇ之又音。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嬾」為「懶」之異體。「懶」字不見《說文》,其本字當作「嬾」。《說文解字.女部》:「:懈也、怠也。從女賴聲。」今標準字作「懶」,楷定通作「懶」(《廣韻.上聲.旱韻》),「嬾」字反成為異體字,《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嬾:懶《說文》。」蓋「懶」字通行既久,「嬾」字反乏人問津矣。據此,「嬾」為「懶」之異體,可從。
《類篇.心部》。
《康熙字典.心部》。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集韻.去聲.泰韻》。
(一)
「」為「懶」之異體。「懶」字不見《說文》,其本字當作「嬾」。《說文解字.女部》:「:懈也、怠也。從女賴聲。」今音讀ㄌㄢˇ;《康熙字典.心部》:「懶:《集韻》落蓋切,音賴,憎懶、嫌惡也。」今音讀ㄌㄞˋ。今標準字作「懶」,楷定通作「懶」(《廣韻.上聲.旱韻》)。「」字見《集韻.去聲.泰韻》:「:憎、嫌惡。」蓋所從「賴」形之右旁訛為「頁」耳。據此,「」為「懶」之異體,可從。
(二)
=>「嬾」之異體。
《玉篇.心部.字》。
「」為「懶」之異體。「懶」字不見《說文》,其本字當作「嬾」。《說文解字.女部》:「:懈也、怠也。從女賴聲。」《康熙字典.心部》:「懶:《集韻》洛蓋切,音賴,憎懶、嫌惡也。」今標準字作「懶」,楷定通作「懶」(《廣韻.上聲.旱韻》)。「」字見《玉篇.心部》:「:力旱切,俗嬾字。」蓋所從「賴」形之右旁訛為「負」耳。據此,「」為「懶」之異體,可從。
《漢語大字典.心部》。
《西遊記.第四十回》。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