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責罰。如:「獎懲」、「重懲」、「懲治」。《說文解字.心部》:「懲,也。」《書經.呂刑》:「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罰懲非死,人極於病。」《宋史.卷一九三.兵志七》:「今師旅方興,深恐無所懲艾,遇敵必不用命。」
2. 戒止,警戒、教訓。《玉篇.心部》:「懲,戒也,止也,畏也。」《詩經.小雅.沔水》:「民之訛言,寧莫之懲。」《韓非子.難二》:「不誅過,則民不懲而易為非。」宋.陸游《入蜀記》卷一:「九日,晴而風。舟人懲昨夕狼狽,不敢解舟,日高方行。」
3. 悔恨。東周戰國.屈原〈九歌.國殤〉:「帶長劍兮挾秦弓,身首離兮心不懲。」
〔關鍵文獻〕
《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懲」作「」。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宋體母稿異體字.心部》。
《廣韻.平聲.蒸韻》。
*此形為避宋仁宗趙禎諱而省。
「」為「懲」之異體。
《廣韻.平聲.蒸韻》收「」,云:「戒也,止也」。
此當為避宋仁宗趙禎諱之缺筆字,可收為異體字。
《龍龕手鑑.心部》。
《玉篇.心部.字》。
「」為「懲」之異體。《說文解字.心部》篆作「」,云:「也,從心徴聲。直陵切」。今楷體正字作「懲」。
《玉篇.心部》,直陵切。戒也,止也,畏也。《類篇.心部》收「」,云:「《說文》:也。」《四聲篇海.心部》亦作「」。《集韻》、《正字通》則作「懲」。
故字書或作「懲」,或作「」,實同字也。且據《異體字例》:「凡徵形多作徴」。「」可為「懲」之異體也。
《彙音寶鑑.經下平聲》。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