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誠。大徐本《說文解字.心部.新附》:「懇,悃也。」《玉篇.心部》:「懇,誠也;信也。」《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東海恭王彊》:「(東海恭王)彊常慼慼不自安,數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蕃國。」唐.韓愈〈論佛骨表〉:「無任感激,懇悃之至。」
2. 請求。《正字通.心部》:「懇,俗借為干求意。」唐.岑參〈行軍〉詩二首之一:「胡雛尚未滅,諸將懇征討。」《鏡花緣》第六回:「況嫦娥自從與我角口,至今見面不交一言,我又何必懇他?」
〔關鍵文獻〕
《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懇」作「」。
《龍龕手鏡.心部》。
「」為「懇」之異體。「懇」之篆文作「」,大徐本《說文解字.心部.新附》:「悃也。從心貇聲。(編按:「貇」當作「豤」,《說文》有「豤」無「貇」)。」今楷定通作「懇」(《玉篇.心部》)。「」字見《龍龕手鏡.心部》曰:「懇:可佷反。懇惻至誠也。又信也。又莫角反,美也。:俗,同上。」蓋俗字從「豸」旁之字多或從「犬」旁耳。據此,「」為「懇」之異體,可從。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懇字》引〈唐契苾銘〉。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阮韻.懇字》引〈唐褚書聖教序〉。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阮韻.懇字》引〈唐李輔光墓志銘〉。
《漢語大字典.心部》。
《中州名賢文表.卷十二.姚文公.僉書樞密院事董公神道碑》。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四》。
《筆記小說大觀本.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四》。
《干祿字書.上聲》。
「」為「懇」之異體。「懇」之篆文作「」,大徐本《說文解字.心部.新附》:「悃也。從心貇聲。(編按:「貇」當作「豤」,《說文》有「豤」無「貇」)。」今楷定通作「懇」(《玉篇.心部》)。「」字見《干祿字書.上聲》曰:「懇:上通下正。」蓋「」形為《說文》篆形之直接楷化耳。據此,「」為「懇」之異體,可從。
《龍龕手鑑.言部》。
《字彙.言部》。
《漢語大字典.言部》。
《正字通.豸部》。
《中文大辭典.豸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