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
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A01394
字號A01394正字 - 09 - 12 
說文釋形「惱」《說文》不錄。
注音ㄋㄠˇ
漢語拼音nǎo
釋義

1. 氣恨、發怒。同「」。如:「惱恨」、「氣惱」。《集韻.上聲.皓韻》:「,《說文》:『有所恨也。』今汝南人有所恨曰。或作惱。」《水滸傳》第一六回:「兩個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聽了,也不著意,心內自惱他。」《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躁如雷。」

2. 煩憂、苦悶。如:「苦惱」。《字彙.心部》:「惱,事物撓心也。」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舅舅,則為你這盤纏,連我也替你惱起來。宋.程大昌〈感皇恩.七十有三番〉詞:「無煩無惱,也沒期程奔走。」

3. 撩撥、逗弄。宋.蘇軾〈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詞:「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宋.楊萬里〈釣雪舟倦睡〉詩:「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A01394
A01394-018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心部》引〈通俗小說〉。


A01394
A01394-021-2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女部》。


#「C02249」另兼正字。

A01394
A01394-006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女部》。

《康熙字典.備考.女部》。

《中文大辭典.女部》。


=>C02249」之異體。

A01394-007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心部》引〈目連記〉。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A01394
A01394-019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心部》引〈古今雜劇〉。


A01394
A01394-02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心部》。


A01394
A01394-015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心部.惱字》引〈中65.562.下-3〉。


A01394
A01394-00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皓韻》。


注音 ㄋㄠˇ
漢語拼音 nǎo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惱」之異體。「惱」之本字作「」,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女部》:「有所恨痛也。」惟後世皆通用其異體字「惱」,不用「」,今楷定通作「惱」(《廣韻.上聲.皓韻》)。「」字見《集韻.上聲.皓韻》曰:「:《說文》:『有所恨也。』今汝南人有所恨曰,或作惱、。」蓋於俗字中,從「」旁之字,「」形下部或訛作「山」形耳。據此,「」為「惱」之異體,可從。

A01394-008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角川漢和典.忄部》。


A01394
A01394-013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心部.惱字》引〈隋首山舍利塔記〉。

《中華字海.忄部》。


A01394
A01394-004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心部.惱字》引〈中92.896.下7〉。


注音 ㄋㄠˇ
漢語拼音 nǎo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惱」之異體。「惱」之本字作「」,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女部》:「有所恨痛也。」惟後世皆通用其異體字「惱」,不用「」,今楷定通作「惱」(《廣韻.上聲.皓韻》)。「」字見《敦煌俗字譜.心部》引〈中92.896.下7〉,蓋「惱」字或作「」,右下所從「山」形俗字或訛為「止」形耳。《中華字海.部》曰:「:同,字見《篇海》。」按:今本《四聲篇海.心部》作「」,或為版本之異耳。據此,「」為「惱」之異體,可從。

A01394
A01394-002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注音 ㄋㄠˇ
漢語拼音 nǎo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惱」之異體。「惱」之本字作「」,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女部》:「有所恨痛也。」惟後世皆通用其異體字「惱」,不用「」,今楷定通作「惱」(《廣韻.上聲.皓韻》)。「」字見《宋元以來俗字譜.心部》引〈通俗小說〉,又《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曰:「。」蓋於俗字中,從「」旁之字,「」形下部或訛作「凶」形耳。據此,「」為「惱」之異體,可從。

A01394-003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心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ㄋㄠˇ #ㄏㄨ
漢語拼音 nǎo #hū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惚」為「惱」之異體。「惱」之本字作「」,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女部》:「有所恨痛也。」惟後世皆通用其異體字「惱」,不用「」,今楷定通作「惱」(《廣韻.上聲.皓韻》)。「惚」字見《龍龕手鑑.心部》曰:「惚:俗;:通;:今;:正,奴老反,煩惱也;有所恨也。」蓋「」形與「」形相近,故俗體或訛從「」形,而「」又書作「」耳。據此,「惚」為「惱」之異體,可從。

#「」另兼正字。

A01394
A01394-005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心部》。


注音 ㄋㄠˇ
漢語拼音 nǎo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惱」之異體。「惱」之本字作「」,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女部》:「有所恨痛也。」惟後世皆通用其異體字「惱」,不用「」,今楷定通作「惱」(《廣韻.上聲.皓韻》)。「」字見《龍龕手鑑.心部》曰:「惚:俗;:通;:今;:正,奴老反,煩惱也;有所恨也。」據此,「」為「惱」之異體,可從。

A01394
A01394-01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皓韻.惱字》引〈唐柳書清靜經〉。


A01394
A01394-014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心部.惱字》引〈隋詔立僧尼二寺碑〉。

《中華字海.忄部》。


A01394-021-1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心部》。


=>」之異體。

A01394
A01394-01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心部》。


A01394
A01394-012-1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心部.惱字》引〈齊道造象記〉。

《中華字海.忄部》。


A01394
A01394-024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惱」或作「」,俗字中「」形變化多端,其下或訛從「」從「山」,《龍龕》以「」與「」同字。


=>C07958」之異體。

注音 (一)ㄋㄠˇ (二)ㄋㄠˇ
漢語拼音 (一)nǎo (二)nǎo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為「惱」之異體。「惱」字不見《說文》,《廣韻.上聲.皓韻》:「惱,懊惱。」「」字見《龍龕手鏡.疒部》曰:「:七,俗,音。」蓋「惱」之俗字或作「」(《字彙補.疒部》),從疒,「」形訛為「」。考俗字中「」形變化多端,故其下或訛從「巛」從「山」,《龍龕》既以「」與「」同字,則「」為「惱」之異體,無可疑也。

()

=>C07958」之異體。

A01394
A01394-023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惱」或作「」,俗字中「」形變化多端,其下或訛從「勿」從「山」,《龍龕》以「」與「」同字。


注音 ㄋㄠˇ
漢語拼音 nǎo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惱」之異體。「惱」字不見《說文》,《廣韻.上聲.皓韻》:「惱,懊惱。」「」字見《龍龕手鏡.疒部》曰:「:七,俗,音。」蓋「惱」之俗字或作「」(《字彙補.疒部》),從疒,「」形訛為「」。考俗字中「」形變化多端,故其下或訛從「勿」從「山」,《龍龕》既以「」與「」同字,則「」為「惱」之異體,無可疑也。

A01394
A01394-022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惱」或作「」,俗字中「」形變化多端,其下或訛作「忽」,《龍龕》以「」與「」同字。


注音 ㄋㄠˇ
漢語拼音 nǎo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惱」之異體。「惱」字不見《說文》,《廣韻.上聲.皓韻》:「惱,懊惱。」「」字見《龍龕手鏡.疒部》曰:「:七,俗,音。」蓋「惱」之俗字或作「」(《字彙補.疒部》),從疒,「」形訛為「」。考俗字中「」形變化多端,故其下或訛作「忽」,《龍龕》既以「」與「」同字,則「」為「惱」之異體,無可疑也。

A01394
A01394-009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字彙補.部》。

《中文大辭典.部》。


=>C07958」之異體。

A01394
A01394-025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惱」或作「」,俗字中「」形變化多端,其下或訛從「」、「日」、「山」,《龍龕》以「」與「」同字。


注音 ㄋㄠˇ
漢語拼音 nǎo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惱」之異體。「惱」字不見《說文》,《廣韻.上聲.皓韻》:「惱,懊惱。」「」字見《龍龕手鏡.疒部》曰:「:七,俗,音。」蓋「惱」之俗字或作「」(《字彙補.疒部》),從疒,「」形訛為「」。考俗字中「」形變化多端,故其下或訛從「巛」、「日」、「山」,《龍龕》既以「」與「」同字,則「」為「惱」之異體,無可疑也。

A01394
A01394-010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字彙補.部》。

《中文大辭典.部》。


A01394
A01394-026
部首筆畫  - 12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惱」或作「」,俗字中「」形變化多端,其下或訛從三「止」,《龍龕》以「」與「」同字。


=>C07958」之異體。

注音 (一)ㄋㄠˇ (二)ㄋㄠˇ
漢語拼音 (一)nǎo (二)nǎo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為「惱」之異體。「惱」字不見《說文》,《廣韻.上聲.皓韻》:「惱,懊惱。」「」字見《龍龕手鏡.疒部》曰:「:七,俗,音。」蓋「惱」之俗字或作「」(《字彙補.疒部》),從疒,「」形訛為「」。考俗字中「」形變化多端,故其下或訛從三「止」,《龍龕》既以「」與「」同字,則「」為「惱」之異體,無可疑也。

()

=>C07958」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三十二皓.乃老切.頁40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上聲.十九皓韻.頁98.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女部.頁17.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三.高上上聲.頁290.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