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ㄩㄢ
冤屈、委屈。同「冤」。《說文解字.宀部》:「宛,屈草自覆也。惌,宛或从心。」《玉篇.心部》:「惌,惌枉也。」《廣韻.平聲.元韻》:「惌,惌枉。」
=>「冤」之異體。
=>
〔關鍵文獻〕
《類篇.心部》。
(一)
「」為「惌」之異體。惌,於《說文解字.宀部》為「宛」之或體,按「夗」常訛作「夗」或「」,故「」為「惌」之異體。《集韻.平聲.元韻》許元切以「」並列,謂「讎也,恚也,或從。」以「」為「怨」之異體。《集韻.入聲.迄韻》紆勿切以「愠」並列,謂「心所鬱積也,或作,亦省。」《類篇.心部》「」下云:「於袁切,讎也,恚也;又紆阮切,屈艸自覆;又紆勿切,心所鬱積也。」據此,一字宜有ㄩㄢ、ㄨㄢˇ、ㄩˋ三音。
(二)
=>「怨」之異體。
《龍龕手鏡.宀部》。
「」為「惌」之異體。惌,《說文.宀部》篆體為「」,或從心作「」,但段玉裁注云:「先鄭不云宛惌同字,許乃一之。」《龍龕手鏡.宀部》以「」並列,云:「於袁反,屈也、枉也、苦也。」而《干祿字書.平聲》以「惌」為「」之俗字,是知「」為「惌」之或體,乃予以收錄。
《漢語大字典.穴部》。
《龍龕手鏡.穴部》。
「」為「惌」之異體。惌,《說文.宀部》篆體作「」,或從心作「」,但段玉裁注云:「鄭司農云:『惌,小孔貌,……』先鄭不云宛惌同字,許乃一之。」《龍龕手鏡.穴部》有「」字,下云:「俗,於元反,正作惌,屈也。」《漢語大字典.穴部》引之收「」,既見於文獻,乃予收錄。
=>「」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