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習慣、熟習。《新唐書.卷一一九.列傳.白居易》:「又神策雜募市人,不忸於役,脫奔逃相動,諸軍必搖。」《宋書.卷六.孝武帝本紀》:「豈習愚為性,忸惡難反;將在所長吏,宣導乖方。」
2. 「忸怩」:慚愧難為情或不大方的樣子。《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列傳》:「公子仰首降階,忸怩而避。」《聊齋志異.卷一.瞳人語》:「士人忸怩,吃吃而言。」亦作「忸捏」。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面部》。
《字彙.面部》。
《中文大辭典.面部》。
《康熙字典.面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