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311A01311A01311A01311A01311A01311A01311
字號A01311正字 - 03 - 07 
說文釋形大徐本:,意也。从心,之聲。(職吏切)
段注本:,意也。从心、亦聲。(職吏切)
注音ˋ
漢語拼音zhì
釋義

❶意向、抱負、決心。如:「意志」、「志同道合」。論語.公冶長:「言爾志。」
❷記錄事物的書。如:「府志」、「三國志」。周禮.春官.小史:「小史掌邦國之志。」
❸姓。如元代有志能。

❶記載、記錄。通「」。周禮.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變動。」
❷牢記。如:「永誌不忘」。荀子.子道:「孔子曰:『由志之,吾語。』」

A01311
A01311-007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七畫.志字》引〈唐處士井墓誌〉。


A01311
A01311-005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志字》引〈魏元厥墓誌〉。

《敦煌俗字譜.心部.志字》引〈祕3.018.右7〉。


A01311
A01311-001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鑑.去聲.志韻》。


注音 ˋ
漢語拼音 zhì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志」之異體。志,《說文解字.心部》作「」,云:「意也。從心之聲。」隸變從士作「志」,或從土作「」。「」形見於《字鑑.去聲.志韻》,云:「,職吏切。《說文》作,意也。從心ㄓ聲。ㄓ,古之字。隸作。俗上從士夫字作志,誤。」今既以「志」形為正,故應收「」為異體。

A01311
A01311-003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心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zhì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志」之異體。志,《說文解字.心部》作「」,云:「意也。從心之聲。」隸變從士作「志」,或從土作「」。「」形見於《四聲篇海.心部》,云:「,古文志字。」《康熙字典.備考.心部》引《川篇》亦云:「同志。」雖莫知其結構,然因已見於多種字書,故應收錄。

A01311
A01311-006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心部》。


A01311
A01311-00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心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zhì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志」之異體。志,《說文解字.心部》作「」,云:「意也。從心之聲。」隸變從士作「志」,或從土作「」。「」則從篆形楷化,見於《四聲篇海.心部》,云:「,古文,音志,義同。」《字彙.心部》亦云:「本字。俗通從土。」故應收為「志」之異體。

A01311
A01311-004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志韻.志字》引〈真令劉脩碑〉。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去聲.七志.頁360.右
隸辨
卷四.去聲.七志.頁50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七志.職吏切.頁483
去聲.七志.式吏切.頁483
去聲.七志.昌志切.頁48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四.去聲.七志.頁69.右
六書正譌
去聲.四寘至志韻.頁117.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言部.頁13.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去聲.頁512.右
卷六.居上去聲.頁51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七志.頁212.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4: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