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ㄊㄞˋ
1. 奢侈。《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西南夷》:「人俗豪忕。居官者皆富及累世。」《晉書.卷三三.列傳.何曾》:「劉毅等數劾奏曾侈忕無度。」
2. 心胸寬大而身體安泰、舒適。漢.張衡〈西京賦〉:「有憑虛公子,心奓體忕。」
(二)ㄕˋ
習慣、慣於。《史記.卷一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諸侯或驕奢,忕邪臣計謀為淫亂。」唐.司馬貞.索隱:「忕訓習,言習於邪臣之謀計。」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心部》。
《集韻考正.卷七.去聲.祭韻》。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為「忕」之異體。忕字見於段注本《說文解字.心部》:「,習也。從心大聲。」段注:「此篆各本作,解云曳聲。今正……淺人用《字林》改《說文》耳。犬部狃下曰:『犬性忕也』,可證許書故有忕篆。狃忕之見於經傳不可枚舉。」此字《廣韻.去聲.祭韻》云:「忕,忕習。時制切。」文獻上或變異作「」,加點為犬,《四聲篇海.心部》云:「,時制切。習。」元.李文仲《字鑑.去聲.祭韻》云:「忕,時制切。習也。從心,從小大之大。監本從犬誤。」據此,收「」為「忕」之異體可也。若究其由,或因文字書寫末筆為求架勢勻稱加點所致,亦或為「大」、「犬」形近,遂混而成俗。
《集韻.去聲.泰韻》。
《正字通.心部》。
「忕」見於段注本《說文解字.心部》:「,習也。從心大聲。」段注:「此篆各本作,解云曳聲。今正……淺人用《字林》改《說文》耳。」此字於《廣韻》收有三音,一為「時制切」,云:「習也。」二為「他蓋切」,云:「奢也。」三為「徒蓋切」,云:「奢忕。」後二音似「太」、「泰」,故字或變異作「忲」、「」。如《集韻.去聲.泰韻》云:「忲:奢也。通作汏。他蓋切。」《正字通.心部》云:「忲,與忕通……忲即忕字重文。從太與從大也。」是其證。故可收「忲」為「忕」之異體。「奢忕」義不唯可作「奢忲」、「奢泰」,亦可作「奢汰」。「忲」字當只音ㄊㄞˋ,《四聲篇海》與《字彙》雖亦見「余制切」,然《正字通》已云其泥,故不取。
「忕」見於段注本《說文解字.心部》:「,習也。從心大聲。」段注:「此篆各本作,解云曳聲。今正……淺人用《字林》改《說文》耳。」此字於《廣韻》收有三音:時制切、他蓋切、徒蓋切。後二音為「奢」、「奢忕」義,音近於「泰」,義為「奢泰」,故「忕」亦見作「」者。如《集韻.去聲.泰韻》:「忲,奢也。或作。通作汏。他蓋切。」「忲」即「忕」之異體字。《正字通.心部》云:「忲即忕字重文,從太與從大一也。」又云:「,同忕。通作泰。」是其證也。然則,收「」為「忕」之異體可也。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