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
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A01303
A01303A01303
字號A01303正字 - 12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召也。从微省。壬〔〕為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即徵之。,古文徵。(陟陵切)
段注本:,召也。从,从微省。微為徵,行於微而聞達者,即徴也。,古文。(陟陵切)
注音(一)ㄓㄥ (二)ㄓˇ
漢語拼音(一)zhēng (二)zhǐ
釋義

()ㄓㄥ
❶召集。如:「徵兵」。史記.卷.五帝本紀:「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❷責問、詢問。如:「徵詢意見」。左傳.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
❸驗證、證明。論語.八:「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❹公開尋求、招請。如:「徵婚」、「徵文」、「誠徵女工」。
❺課取、收取。如:「徵稅」。周禮.地官.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無度。」

❶預兆、跡象。如:「吉徵」、「凶徵」。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
❷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

()ˇ
古代五音之。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sol。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

A01303
A01303-014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彳部.徵字》引〈魏大統僧令法師墓誌〉。


A01303
A01303-023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彳部.徵字》引〈魏司馬昇墓誌〉。


A01303
A01303-013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彳部.徵字》引〈魏河州剌史乞伏寶墓誌〉。


A01303
A01303-012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彳部.徵字》引〈魏奚智墓誌〉。


A01303
A01303-004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蒸韻.徵字》引〈東魏司馬昇墓志銘〉。


注音 (1)ㄓˇ (2)ㄓㄥ
漢語拼音 (1)zhǐ (2)zhē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徵」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蒸韻》引〈東魏司馬昇墓志銘〉,並按云:「」。而《異體字例》:「凡徵形多作」。故「」亦即「徵」也。又據《異體字例》:「凡彳形多作」。則「」、「徵」當無別也,「」收為異體字。

A01303
A01303-02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蒸韻》。


A01303
A01303-018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徵字》引〈隋王夫人成公墓誌〉。


A01303
A01303-025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蒸韻》。


A01303
A01303-01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蒸韻.徵字》引〈唐王潓書王公墓志銘〉。


A01303
A01303-022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壬部》。


A01303-015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另兼正字。

A01303
A01303-020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徵字》引〈隋宮人三品樊氏墓誌〉。


A01303
A01303-017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徵字》引〈魏元騰墓誌〉。

《中華字海.彳部》。


A01303
A01303-029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五畫.徵字》引〈唐宋州錄事爾朱旻墓誌〉。


A01303
A01303-019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徵字》引〈隋馮夫人李玉婍墓誌〉。


A01303
A01303-006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上聲.止韻》。

*此形為避宋仁宗趙禎諱而省。


注音 (1)ㄓˇ (2)ㄓㄥ
漢語拼音 (1)zhǐ (2)zhē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徵」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廣韻.上聲.止韻》。「」字中從「」,蓋由隸變而來,《偏類碑別字.彳部》引〈魏奚智墓誌〉字作「」即取從「」之形。故《廣韻》收「」,當為「徵」字,其缺筆乃避諱之故。今並收「」為「徵」之異體。

*此形為避宋仁宗趙禎諱而省。

A01303
A01303-005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蒸韻》。

 

*此形為避宋仁宗趙禎諱而省。


注音 (1)ㄓˇ (2)ㄓㄥ
漢語拼音 (1)zhǐ (2)zhē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徵」之異體。

《廣韻.平聲.蒸韻》收「」。此當為「徵」字缺筆,蓋避宋仁宗趙禎之諱,故徵、楨、貞……等十三字,皆避諱而改形。今收「」為「徵」之異體。

*此形為避宋仁宗趙禎諱而省。

A01303
A01303-030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五畫.徵字》引〈唐游擊將軍行華州永豐鎮副張淑子墓誌〉。


A01303
A01303-009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蒸韻.字》引〈北海相景君銘〉。

《中華字海.彳部》。


A01303-00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彳部》。


注音 (1)ㄓˇ (2)ㄓㄥ
漢語拼音 (1)zhǐ (2)zhē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徵」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壬部》篆作「」,云:「召也,從壬從微省。陟陵切。」

《龍龕手鑑.彳部》收「」,云:「陟里、陟陵二反。召也,明也,成也,虛也,證也,又姓。」

考《隸辨.平聲.蒸韻》引〈史晨奏銘〉「」,則此「」字當從隸省楷化而得,《說文》楷作「徵」,今《異體字例》:「凡徵形多作」。故收「」為「徵」之異體。

A01303
A01303-016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徵字》引〈魏蕭正表墓誌〉。


A01303
A01303-024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A01303
A01303-010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蒸韻.徵字》引〈唐碧落碑〉。


A01303
A01303-007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壬部》。

《康熙字典.部》。

《中文大辭典.部》。


A01303
A01303-00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部》。


注音 (1)ㄓˇ (2)ㄓㄥ
漢語拼音 (1)zhǐ (2)zhē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徵」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壬部》篆作「」,云:「召也,從壬從微省。陟陵切。」

《字彙.攴部》收「」,云:「亦古徵字」。又《正字通.攴部》,注云:「舊註亦古徵字。按從山從石無義,……《說文》徵,載壬部,古文作,義闕。……凡古文轉寫失真者,闕可也。」

故「」之字形,雖從古文訛變,楷化而得,然字書多收為古文徵字,則「」為「徵」之異體可也。

A01303
A01303-028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中華字海.部》。


A01303
A01303-021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A01303
A01303-003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蒸韻》。


注音 (1)ㄓˇ (2)ㄓㄥ
漢語拼音 (1)zhǐ (2)zhē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徵」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壬部》篆作「」,云:「召也,從壬從微省。陟陵切。,古文」。

」之字形,見於《集韻.平聲.蒸韻》徵,古作。又《康熙字典.攴部》徵,古文

故「」字當由「徵」之古文楷化而得,可收為異體。

A01303
A01303-027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蒸韻》。


A01303
A01303-008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彳部》。

《字彙.行部》。

《中文大辭典.行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漢簡文字類編
隸辨
卷二.平聲.十六蒸.頁276.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六蒸.知陵切.頁250
平聲.十六蒸.持陵切.頁251
上聲.六止.展里切.頁324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十六蒸.頁37.右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八庚.頁547.上
卷二.上聲.二紙.頁549.上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平聲.頁222.左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平聲.頁321.左
卷六.居上上聲.頁505.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0: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