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287A01287A01287A01287A01287A01287A01287A01287A01287A01287A01287A01287A01287
A01287A01287A01287A01287A01287
字號A01287正字 - 06 - 09 
說文釋形

大徐本:,遲也。从彳、幺、夊者,後也。徐鍇曰:「ㄠ猶躓之也。」,古文後,从辵。(胡口切)
段注本:,遲也。从彳、幺、夊。幺、夊者,後也。,古文後,从辵。(胡口切)

注音ㄏㄡˋ
漢語拼音hòu
釋義

1. 遲、慢。《說文解字.彳部》:「後,遲也。」《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晉書.卷四三.王戎傳》:「戎每與籍為竹林之游,戎嘗後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

2. 時間較晚,與「先」、「前」相對。如:「前因後果」、「後天」。《禮記.曲禮下》:「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後。」《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勞生擾擾、巴前算,每懷不足之心。」

3. 空間、位置近末,與「前」相對。如:「背後」。《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武城人塞其前,斷其後之木而弗殊。」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4. 落伍。如:「落後」。《論語.雍也》:「非敢後也,馬不進也。」《韓非子.喻老》:「趙襄王學御於王子期,俄而與於期逐,三易馬而三後。」

5. 摒棄、排除。《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鄒陽》:「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後楚王、胡亥之聽。」

6. 子孫。如:「名人之後」。《詩經.大雅.瞻卬》:「式救爾後。」漢.鄭玄.箋:「後,謂子孫也。」《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7. 姓。如五代十國後漢有後贊,清代有後禮。

A01287
A01287-002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有韻.後字》引〈北齊武平元年造像記〉。


注音 ㄏㄡˋ
漢語拼音 hòu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後」之異體。「後」,《說文解字.彳部》云:「,遲也,從彳,ㄠ夂者,後也。」隸變作「後」。《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有韻》「後」下引〈北齊武平元年造像記〉作「」。《偏類碑別字.彳部》「後」下引〈隋造龍華碑〉亦作「」。謹按:凡從「彳」之字,以筆勢之小異,亦或作「」,故「」可收為「後」之異體字。

A01287-012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彳部》引〈通俗小說〉等。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另兼正字。

A01287
A01287-009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後字》引〈隋處士范高墓誌〉。


A01287
A01287-015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


A01287
A01287-019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九畫.後字》引〈唐濟南郡禹城縣令李庭訓墓誌〉。


A01287
A01287-010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後字》引〈隋梁墓誌〉。


A01287
A01287-008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彳部.後字》引〈隋符盛胡夫人墓誌〉。


A01287
A01287-006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彳部.後字》引〈隋豆盧寔墓誌〉。


A01287
A01287-005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彳部.後字》引〈隋龍山公墓誌〉。


A01287
A01287-007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彳部.後字》引〈唐涇陽縣令梁秀墓誌〉。

《中華字海.彳部》。


A01287
A01287-018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九畫.後字》引〈唐張伽墓誌〉。


A01287
A01287-011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後字》引〈隋雍長墓誌〉。

《中華字海.彳部》。


A01287
A01287-003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彳部》。

《中文大辭典.彳部》。


A01287
A01287-016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九畫.後字》引〈唐關道愛墓誌〉。


A01287
A01287-017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九畫.後字》引〈唐□女羨墓誌〉。


A01287
A01287-004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有韻.後字》引〈梁鶴銘〉。


A01287
A01287-013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1287
A01287-00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注音 ㄏㄡˋ
漢語拼音 hòu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後」之異體。「後」,《說文解字.彳部》云:「,遲也,從彳,ㄠ夂者,後也。」又云:「,古文後從辵。」篆文隸變作「後」,古文隸變作「」。《玉篇.辵部》曰:「,胡苟切,古文後。」《廣韻.上聲.厚韻》、《集韻.上聲.厚韻》皆以「後」、「」同字,「」既為《說文》古文之隸變,其為「後」之異體字無疑。

A01287
A01287-014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異體字手冊.六畫》。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四十五厚.頁328.右
上聲.四十五厚.頁328.右
隸辨
卷四.去聲.五十候.頁626.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四十五厚.狠口切.頁436
去聲.五十候.下遘切.頁616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上聲.頁243.右
彙音寶鑑
卷三.沽下去聲.頁238.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