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被遍及。《說文解字.彳部》:「彼,往有所加也。」
2. 他。如:「彼等」、「知己知彼」。《史記.卷六二.管晏列傳.晏嬰》:「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贖我,是知己。」唐.韓愈〈師說〉:「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 那、那個、那裡,與「此」相對。如:「彼時」、「厚此薄彼」。《戰國策.趙策》:「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漢.王粲〈贈士孫文始〉詩:「橫此大江,淹彼南汜。」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彼字》引〈東魏李洪演造像頌〉。
「佊」為「彼」之異體。「彼」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彳部》:「往有所加也。從彳皮聲。」「佊」字見《廣雅.釋詁》,曰:「佊,衺也。」而《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引〈東魏李洪演造像頌〉:「息佊摸擬。」注曰:「按:『佊』即『彼』。」又引〈北齊董洪達造像銘〉、〈唐彌勒像碑〉亦如是。按: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二下.釋詁》曰:「『佊』者,《玉篇》音陂髮切,《廣韻》又音彼,引《埤倉》云:『佊,邪也。』又引《論語》:『子西佊哉。』今《論語》作『彼』,馬融注云:『彼哉彼哉,言無足稱也。』與《廣韻》所引異義,案:彼字讀偏佊之佊,於義為長。」知「彼」、「佊」本音同義異之二字,以其音同形近,故後世多相混,王氏於《廣雅疏證.卷五下.釋言》「彼、也」下即注曰:「『彼』與『佊』,古亦通用。」說是。雖是二字,然通用已久,以為異體可從,故可收。
《碑別字新編.八畫.彼字》引〈魏杜文雅造象〉。
《碑別字新編.八畫.彼字》引〈魏內司□光墓誌〉。
《正字通.彳部》。
「」為「彼」之異體。「彼」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彳部》:「往有所加也。從彳皮聲。」「」字見《正字通.彳部》「彼」下曰:「本作『』。」按:此字當是篆文「」之楷定者,而「彼」者,又其形變也,字書以為本字信然。今既以「彼」為正,則「」為其異體有徵,故可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