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才德出眾之人。如:「俊彥」、「碩彥」。《說文解字.彣部》:「彥,美士有文,人所言也。」《詩經.鄭風.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彥兮。」漢.毛亨.傳:「彥,士之美稱。」晉.陸機〈吳趨行〉:「邦彥應運興,粲若春林葩。」
2. 美善。《書.秦誓》:「人之彥聖,其心好之。」唐.劉禹錫〈魏生兵要述〉:「余為書殿學士四年,所與居皆鴻生彥士。」
3. 姓。如宋代有彥必先。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線韻.彥字》引〈靈臺碑陰〉。
《偏類碑別字.彡部.彥字》引〈唐驃騎將軍孫遷墓誌〉。
《偏類碑別字.彡部.彥字》引〈唐張寶墓誌〉。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霰韻.彦字》引〈北齊天保八年造像記〉。
《六朝別字記新編.仲恩》。
《碑別字新編.九畫.彥字》引〈齊比丘惠瑍造象〉。
《中文大辭典.彡部》。
《字鑑.去聲.線韻》。
「彦」為「彥」之異體。音ㄧㄢˋ。段注本《說文解字.彥部》云:「,美士有,人所言也。從厂聲。」徐鉉魚變切,今音ㄧㄢˋ。「彥」字上半從「文」,而書寫時或訛成「」,全字成為「彦」。字書中,「彥」、「彦」二形互見。作「彥」者,如《類篇》、《字鑑》、《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中文大辭典》等;作「彦」者,如《玉篇》、《廣韻》、《集韻》等。《四聲篇海.彡部》云:「彥,同彦。」《字鑑.去聲.線韻》:「彥,俗作彦。」《經典文字辨證書.部》:「彥正,彦通。」知「彦」為「彥」形變之俗字。
《宋元以來俗字譜.九畫》引〈嶺南逸事〉。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
《漢隸字源.去聲.線韻.彥字》引〈楊震碑陰〉。
《中華字海.立部》。
《碑別字新編.九畫.彥字》引〈魏范思彦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