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268A01268A01268A01268
字號A01268正字 - 04 - 07 
說文釋形大徐本:,象形也。从彡,幵聲。(戶經切)
段注本:,象也。从彡,幵聲。(戶經切)
注音ㄒㄧㄥˊ
漢語拼音xíng
釋義

1. 實體。說文解字.部》:「形,象形也。」呂氏春秋.先識.去宥》:「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2. 樣貌。孫子.虛實:「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3. 地勢。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山之險。」漢書.卷五九.張湯傳》:「還,大將軍光,問千秋戰鬥方略,山川形勢。」

4. 情勢。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論曰:「莫不備寫情形審求根實。」《紅樓夢》第五七回:「見其家中的,自與榮寧不甚差別,或有一二稍盛者。」

5. 表現、顯現。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6. 構成,演變完成。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故禍萌。」晉.寶《搜神記》卷七:「始見於建安,形成黃初,文備於太和。」

7. 描述。晉.陸機〈文賦〉:「雖離方而員,期窮而盡相。」元.耶律楚材〈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七首〉詩之七:「文章氣象難容,騰龍翥鳳遊秋空。」

8. 比較、對照。如:「相形見絀」。淮南子.齊俗:「故高下之相傾也,短之相形也,亦明矣。」

A01268
A01268-004
部首筆畫  - 06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青韻》。


A01268
A01268-002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形字》引〈外黃令高彪碑〉。


=>」之異體。

注音 (二)ㄒㄧㄥˊ (一)ㄉㄢ
漢語拼音 (二)xíng (一)dān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

」為「形」之異體。

《說文解字.彡部》:「,象形也。從彡幵聲。戶經切。」《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形」之異體有「」。《精嚴新集大藏音.彡部》:「,形音。」《中文大辭典.彡部》:「,與形同。《說文通訓定聲》形字亦作。」按「」為「形」字左邊出頭的俗寫體。故定為「形」之異體。

()

=>」之異體。

A01268
A01268-00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部》。

《類篇.部》。


注音 ㄒㄧㄥˊ
漢語拼音 xíng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形」之異體。形,《說文解字.彡部》:「,象形也。從彡,幵聲。」篆文楷化作「」。《類篇.彡部》:「,戶經切。象也。」《重訂直音篇.卷二.彡部》:「,音刑。容也,體也,形象。」字並作「形」。又按《異體字例》,凡形多作幵,故「」可為「形」之異體。

A01268
A01268-005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二.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平聲.十五青.頁192.右
平聲.十五青.頁193.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五青.頁265.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彡部.頁32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五青.乎經切.頁247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八庚.頁547.下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彡部.頁17.左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下平聲.頁185.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八青.頁120.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3 9: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