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261A01261A01261A01261A01261A01261A01261A01261A01261A01261A01261
字號A01261正字 - 12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行丸也。从弓,單聲。,彈或从弓持丸。(徒案切)
段注本:,行丸也。从弓,單聲。,或說彈,从弓持丸如此。(徒案切)
注音(一)ㄉㄢˋ (二)ㄊㄢˊ
漢語拼音(一)dàn (二)tán
釋義

()ㄉㄢˋ

1. 彈弓藉彈力發射出之圓形丸狀物。說文解字.弓部:「彈,行丸也。」南朝陳.徐陵〈紫騮馬〉詩:「角弓連兩兔,珠彈落雙鴻。」

2. 彈弓。戰國策.楚策四:「左挾彈,右攝丸。」漢.劉向說苑.卷一一.善說:「彈之狀如弓,而以竹為弦。」

3. 內裝火藥,具殺傷力與毀滅性之爆炸物。如:「子彈」、「手榴彈」。

4. 鳥類、爬蟲類等帶有硬殼之卵。同「蛋」。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麻雀抱鵝彈,木伴哥生娃娃。」

()ㄊㄢˊ

1. 發射。左傳.宣公二年》:「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呂氏春秋.仲春季.貴生:「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

2. 敲擊。戰國策.齊策四:「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歸來乎!食無魚。』」

3. 撥弄樂器。唐.劉長卿〈聽彈琴〉詩:「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晉.陶淵明〈諸人共遊周家墓柏下〉詩:「今日天氣佳,清吹與鳴感彼柏下人,安得不為歡。」

4. 以指撥動使某物掉落。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彈棋始自魏宮內,用妝戲。文帝於此戲特妙,用手巾角拂之,無不中。」

5. 撥動天平準星,以稱重。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來上天平彈著。少少少,你這銀子則四兩。」

6. 、檢舉。漢書.卷八四.方進傳:「(方進)十餘年間至宰相,據法以彈等,皆罷退之。」宋書.卷八七.列傳.蕭惠開:「偃任遇甚隆,惠開不為之屈,偃怒,使門下推彈之。」

7. 、緊或伸縮東西,使產生力量。如:「彈棉花」、「彈球」。

A01261
A01261-008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寒韻.字》引〈夏承碑〉。


A01261
A01261-001
部首筆畫  - 01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佩觿.卷中》。


注音 (1)ㄉㄢˋ (2)ㄊㄢˊ
漢語拼音 (1)dàn (2)tán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彈」之異體。彈,大徐本《說文解字.弓部》云:「,行丸也,從弓單聲。,彈或從弓持丸。」段注本則改「」作「」云:「或說彈從弓持丸如此。」注云:「各本篆形作,今正。《汗簡》云:,彈字也,出《說文》。又《佩觿》、《集韻》皆有字,蓋古本《說文》從弓而象丸形,與玉部朽玉字同意。」「」字,見《玉篇.弓部》、《佩觿.卷中》、《集韻.去聲.換韻》、《四聲篇海.弓部》、《字彙補.弓部》及後世字辭典,《正字通.弓部》則引《六書故》點之於下,作「」,今依文獻存錄。

按甲骨文「彈」字,多作「」,知「」、「」之形,其來有自。

A01261
A01261-005
部首筆畫  - 01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弓部》。

《漢語大字典.弓部》。


=>」之異體。

A01261
A01261-004
部首筆畫  - 01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弓部》。

《字彙補.弓部》。

《中文大辭典.弓部》。


A01261
A01261-003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弓部》。


#「C03411」另兼正字。

注音 ㄉㄢˋ #ㄉㄢˋ
漢語拼音 dàn #dàn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彈」之異體。彈,大徐本《說文解字.弓部》云:「,行丸也,從弓單聲。,彈或從弓持丸。」乃以「」為「彈」之或體。《玉篇.弓部》、《集韻.平聲.寒韻》《集韻.去聲.換韻》、《類篇.弓部》,後世字辭典,皆據以收錄,自當予以存錄。


#「C03411」另兼正字。
A01261
A01261-011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書正.平聲.寒桓韻》。


A01261
A01261-013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弓部》。

《中文大辭典.弓部》。


A01261-00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異體字手冊.十一畫》。


注音 (1)ㄉㄢˋ (2)ㄊㄢˊ
漢語拼音 (1)dàn (2)tán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彈」之異體。彈,《說文解字.弓部》云:「,行丸也,從弓單聲。」按:從單之字,俗寫常作「」,如蟬作、憚作之類。《異體字手冊》、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漢語大字典.弓部》、《中華字海.弓部》,皆以「」為「彈」之簡化字,乃據以存錄。

A01261-00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弓部》。


A01261
A01261-010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弓部.彈字》引〈中80.725.上-2〉。


A01261
A01261-007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寒韻.彈字》引〈酸棗令劉熊碑〉。

《中國書法大字典.弓部》。


A01261
A01261-012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弓部》。


A01261
A01261-009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弓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二十五寒.頁116.右
隸辨
卷一.平聲.二十五寒.頁157.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27.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五寒.多寒切.頁144
平聲.二十五寒.唐干切.頁145
去聲.二十九換.徒案切.頁559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十四寒桓韻.頁36.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三.韻辨輯略.頁505.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干下平聲.頁115.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二十六寒.頁74.左
卷一.平聲.二十六寒.頁74.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