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匿。《玉篇.广部》:「廋,隱匿也。」《論語.為政》:「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2. 找尋。通「搜」。《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趙廣漢》:「直突入其門,廋索私屠酤。」唐.顏師古.注:「廋讀與搜同,謂入室求之也。」
〔關鍵文獻〕
《精嚴新集大藏音.广部》。
《重訂直音篇.卷六.广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為「廋」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精嚴新集大藏音.广部》、《重訂直音篇.卷六.广部》。
《重訂直音篇.卷六.广部》,注云:「音搜。隱匿,又求索也」。
「廋」與「」音義皆同,又「」字部件「」其形變符合《異體字例》,故以「」為楷體正字「廋」之異體。
《中國書法大字典.广部》。
《字彙.广部》。
《漢語大字典.广部》。
「」之字形,見於《字彙.广部》形作「」,與廋同。然今之字書如《中文大辭典.广部》、《漢語大字典.广部》改作「」,而音義與「廋」、「」皆同。
則「」之字形,當從「」形變,而此構字部件之形變,亦符合《異體字例》,故收「」為「廋」字之異體。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十二畫》。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