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
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A01210
字號A01210正字广 - 06 - 09 
說文釋形大徐本:,法制也。从又,庶省聲。(徒故切)
段注本:,法制也。从又,省聲。(徒故切)
注音(一)ㄉㄨˋ (二)ㄉㄨㄛˋ
漢語拼音(一)dù (二)duò
釋義

()ㄉㄨˋ

1. 規範。如:「制度」。《說文解字.广部》:「度,法制也。」《書經.大禹謨》:「吁!戒哉!儆戒無虞,罔失法度。」《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軌度其信,可明徵也。」

2. 標準。如:「尺度」、「限度」。《國語.周語下》:「用物過度妨於財,正害財匱妨於樂。」《紅樓夢》第六七回:「況且姑娘這病,原是素日憂慮過度,傷了氣血。」

3. 器量、胸懷。如:「器度」。《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宋史.卷二六六.列傳.錢若水》:「汲引後進,推賢重士,襟度豁如也。」

4. 外表、儀態。如:「態度」。《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聊齋志異.卷一一.陳雲棲》:「生因竊往。扣其關,果有女道士三四人,謙喜承迎,儀度皆潔。」

5. 由此岸到彼岸。同「渡」。《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若夫經制不定,是猶度江河亡維楫。」《雜阿含經.卷三六》:「橋船以濟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

6. 通過、跨越。同「渡」。《玉篇.广部》:「度,過也。」《史記.卷九四.田儋列傳》:「用蒯通計,度平原,襲破齊歷下軍。」唐.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7. 過、經歷。如:「度日如年」《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此時已是十二月天氣,滿生自思囊無半文,空身家去,難以度歲。」《紅樓夢》第三七回:「單表寶玉每日在園中任意縱性的曠蕩,真把光陰虛度,歲月空添。」

8. 製作、創作。《漢書.卷九.元帝紀》:「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聲。」唐.元稹〈樂府古題序〉:「在音聲音,因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

9. 佛教或道教中,化解眾生苦難使脫離苦海。《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後來破費了些錢鈔,薦度了幾番,方得放心。可見人雖已死,鬼不可輕負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又有極大的法船,照依佛家中元地獄赦罪之說,超度這些孤魂升天。」

10.  表示物體之特性。如:「長度」、「硬度」、「溼度」、「密度」、「酸度」。

11.  當量詞:

(1)  計算次數之單位名。如:「再度光臨」。《北史.卷四○.列傳.李彪》:「彪前後六度銜命。」唐.王勃〈滕王閣序〉:「物換星移幾度秋。」

(2)  數學中計算圓弧及角之單位名。

(3)  依特定標準所劃分之單位名。如:「耗電三百度」、「今天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六度。」

12.  姓。如漢代有度尚。

()ㄉㄨㄛˋ

1. 考慮、推測。如:「審度」、「揣度」。《玉篇.又部》:「度,揆也。」《詩經.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扁鵲》:「受其脈書上下經、五色診、奇咳術、揆度陰陽外變。」

2. 測量。如:「量度」。漢.文帝〈議佐百姓詔〉:「夫度田非益寡,而計民未加益。」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A01210
A01210-022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度字》引〈魏穆墓誌〉。


A01210
A01210-006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广部》。


=>」之異體。

A01210
A01210-007
部首筆畫 广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遇韻.度字》引〈唐北嶽神廟碑〉。

《康熙字典.广部》。

《中文大辭典.广部》。


=>」之異體。

A01210
A01210-032
部首筆畫 广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广部》引〈通俗小說〉等。


A01210
A01210-029
部首筆畫 广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广部.字》。


A01210
A01210-024
部首筆畫 广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度字》引〈魏元緒墓誌〉。

《中華字海.广部》。


A01210
A01210-004
部首筆畫 广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度字》引〈魏王誦墓誌〉。


=>」之異體。

注音 (一)(1)ㄉㄨˋ (2)ㄉㄨㄛˋ (二)(1)ㄓㄜˋ (2)ㄓㄞˊ
漢語拼音 (一)(1)dù (2)duò (二)(1)zhè (2)zhá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度」之異體。度,《說文.广部》:「,法制也。從又,庶省聲。」《碑別字新編.九畫》引〈魏王誦墓誌〉度作「」。《草書大字典.广部》引〈獻之〉度作,《中國書法大字典.广部》引〈王縉〉度作,蓋「度」於碑體中已有省寫作「」者,其後行草亦因之,故「」當為「度」之異體字。

又:此字另對應正字「宅」。

()

=>」之異體。

A01210
A01210-037
部首筆畫 广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去聲.暮韻.字》引〈景北海碑陰〉。


A01210
A01210-010
部首筆畫 广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去聲.暮韻.字》引〈靈臺碑〉。

《中華字海.广部》。


A01210
A01210-018
部首筆畫 广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度字》引〈漢白石神君碑〉。


A01210
A01210-019-1
部首筆畫 广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度字》引〈漢武梁祠畫象題字〉。


A01210
A01210-023-1
部首筆畫 广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广部》。

《重訂直音篇.卷六.广部》。


A01210
A01210-020
部首筆畫 广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广部.度字》引〈魏三級浮圖頌〉。

《中華字海.广部》。


=>」之異體。

A01210
A01210-016
部首筆畫 广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遇韻.度字》引〈北齊天保八年造像記〉。


A01210
A01210-003
部首筆畫 广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鐸韻.度字》引〈西嶽華山亭碑〉。


注音 (1)ㄉㄨˋ (2)ㄉㄨㄛˋ
漢語拼音 (1)dù (2)duò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度」之異體。度,《說文.广部》:「,法制也。從又,庶省聲。」《漢隸字源.入聲.鐸韻》引〈西嶽華山亭碑〉「度」作「」,《隸辨.去聲.暮韻》亦引錄此碑,並注云:「《說文》從又,碑變從。」《中國書法大字典.广部》度下引〈龍藏寺碑〉作,引〈王獻之〉作,《歷代書法字彙.广部》引〈唐.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度作。按:「度」下從「」乃隸楷書寫之變體,「」當為「度」之異體字。

A01210
A01210-025
部首筆畫 广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度字》引〈齊石信墓誌〉。


A01210
A01210-021
部首筆畫 广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广部.度字》引〈魏皇甫驎墓誌〉。


A01210
A01210-028
部首筆畫 广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广部.度字》引〈唐新使院石幢記〉。


A01210
A01210-026
部首筆畫 广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度字》引〈隋陽瑾墓誌〉。


A01210
A01210-038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心部》。


#「C03774」另兼正字。
=>C03658」之異體。

A01210
A01210-002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九畫.度字》引〈漢三老趙寬碑〉。


注音 (1)ㄉㄨˋ (2)ㄉㄨㄛˋ
漢語拼音 (1)dù (2)duò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度」之異體。度,《說文.广部》:「,法制也。從又,庶省聲。」《廣碑別字.九畫》引〈漢三老趙寬碑〉度作「」。按:《隸辨.去聲.暮韻》引〈堯廟碑〉度作「」,注云:「《說文》度從庶省。庶從广,碑變從疒。《隸釋》云:此碑凡广之類皆從疒。」《金石文字辨異.去聲.遇韻》「」下亦注云:「庶從广,碑變從疒。」故「度」之作「」,當為碑字之變體。「」當為「度」之異體字。

A01210
A01210-001
部首筆畫  - 1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注音 (1)ㄉㄨˋ (2)ㄉㄨㄛˋ
漢語拼音 (1)dù (2)duò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度」之異體。度,《說文.广部》:「法制也。從又,庶省聲。」《字彙補.疒部》「」下云:「與度同,見〈漢孟郁碑〉。」《康熙字典.疒部》、《中文大辭典.疒部》、《漢語大字典.疒部》、《中華字海.疒部》諸書都引《字彙補》之說,以「」為「度」字。「」之形構不明,然當依文獻認定「」為「度」之異體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入聲.十九鐸.頁519.左
隸辨
卷四.去聲.十一暮.頁518.左
卷五.入聲.十九鐸.頁708.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去聲.頁12.左
五經文字
廿部.頁30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十九鐸.達各切.頁723
去聲.十一暮.徒故切.頁499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去聲.頁250.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入聲.頁150.右
卷三.沽下去聲.頁235.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十一暮.頁219.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