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207A01207A01207A01207A01207A01207A01207A01207A01207A01207
字號A01207正字广 - 05 - 08 
說文釋形

大徐本:,山居也。一曰下也。从广,氐聲。(都礼切)

段注本:,山凥(居)也。一曰下也。从广,氐聲。(都禮切)

注音(一)ㄉㄧˇ  (二).ㄉㄜ
漢語拼音(一)dǐ  (二)de
釋義

(一)   ㄉㄧˇ

1.  器物之最下處。《說文解字.广部》:「底,…一曰下也。」《字彙.广部》:「底,器臀也。」《淮南子.主術》:「夫據榦而窺井底,雖達視猶不能見其睛。」

2.  末也。《詩經.小雅.小旻》:「我視謀猶,伊于胡底。」元.白樸〈惱煞人.又是紅輪西墜套.伊州遍〉曲:「為憶小卿,牽腸割肚,悽惶悄然無末,受盡平生苦。」

3.  根源、底細。《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雖然句句的藏頭露尾,被你們層層的尋根究底,話也大概說明白了。」《續孽海花》第四八回:「我是信你的,所以瀉兒,千萬不要漏洩。」

4.  草稿、底本。《紅樓夢》第八八回:「照賬點清,送往裡頭交代。等我把來賬抄下一個底子,留著好對。」《文明小史》第四三回:「當時就由文案上委員替他擬了一篇的子,謄了真字,又教導他一番。」

5.  至也。《字彙.廣部》:「底,至也。」《新唐書.卷二一一.藩鎮鎮冀列傳.王廷湊》:「賈林以一語寤武俊,軋兵相仇,折幽、薊之銳,泚失其朋,不出孤城,終底覆夷。」《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有徒狄希陳,自幼從生讀書,生盡心教誨,業底於成。」

6.  基本組成部分。如:「班底」、「紅底金字」。

7.  何也。表疑問。杜甫〈可惜〉詩:「花飛有底急,老去願春遲。」宋.蘇軾〈謝人見和前篇〉詩二首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二)   .ㄉㄜ

同「的」。用於名詞或代名詞後之結構助詞,表擁有之意。《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七齣》:「我底行貨都是川裹買來底,我妻我兒家裏望消息。」

A01207-009-1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薺韻.底字》引〈劉寬碑〉。

《正字通.厂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A01207
A01207-009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薛韻》。


A01207
A01207-006
部首筆畫 广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广部.底字》引〈祕3.023.右4〉。


=>C03244」之異體。

A01207
A01207-003
部首筆畫 广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广部》。

《漢語大字典.广部》。


=>」之異體。

A01207
A01207-002
部首筆畫 广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六.广部》。


#「C03244」另兼正字。

注音 ㄉㄧˇ #ㄓˇ
漢語拼音 dǐ #zhǐ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底」之異體。《說文解字.广部》篆作「」,云:「山居也,一曰下也。從广氐聲。都禮切」。

」之字形,見於《重訂直音篇.卷六.广部》「底」同「」。《康熙字典.广部》收「」同「底」。《龍龕手鑑.广部》字作「」。則「」、「」、「」同「底」,當是從广「氐」聲,「氐」之形變也,此俗變字「」亦合於《異體字例》之規範,故收為「底」之異體字。

#「C03244」另兼正字。

A01207
A01207-001
部首筆畫 广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上聲.薺韻》。

《正字通.广部》。


注音 (1).ㄉㄜ (2)ㄉㄧˇ
漢語拼音 (1)de (2)dǐ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底」之異體。底,《說文解字.广部》篆作「」,云:「山居也。一曰下也。從广,氐聲。」《廣韻.上聲.薺韻》:「底,都禮切。下也,止也。作,非也。」《正字通.广部》:「,同底,俗省。」《康熙字典.广部》:「,《廣韻》同底。」按:「」乃「底」之俗省,可收為異體。

A01207
A01207-005
部首筆畫 广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底字》引〈隋陳叔明墓誌〉。

《玉篇零卷.广部.字》。

《敦煌俗字譜.广部.底字》引〈中27.232.下-5〉。


A01207
A01207-002-1
部首筆畫 广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底」字草書或作「」(《歷代書法字彙.广部》引〈元趙子昂天冠山詩帖〉),其下即訛從「丘」。


=>C03244」之異體。

注音 (一)(1).ㄉㄜ (2)ㄉㄧˇ (二)ㄓˇ
漢語拼音 (一)(1)de (2)dǐ (二)zhǐ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為「底」之異體。「底」之篆文作「」,《說文解字.广部》:「山居也。一曰:下也。從广氐聲。」今楷定通作「底」(《玉篇.广部》)。「」字見《龍龕手鑑.广部》曰:「:俗。:正。旨、止二音。平也、致也、定也。又丁禮反。二。」蓋行草筆法之訛所致,「底」字草書或作「」(《歷代書法字彙.广部》引〈元趙子昂天冠山詩帖〉),其下即訛從「丘」。據此,「」為「底」之異體,可從。

()

=>C03244」之異體。

A01207
A01207-004
部首筆畫 广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薺韻.底字》引〈都鄉正衛彈碑〉。


A01207
A01207-007
部首筆畫 广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广部》。


A01207
A01207-008
部首筆畫 广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广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十一薺.頁271.左
上聲.十一薺.頁271.左
隸辨
卷三.上聲.十一薺.頁38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广部.頁42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25.右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十一薺.典禮切.頁342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广部.頁21.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上聲.頁504.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7: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