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拭觚布,作用如同今之黑板擦。即抹布。《說文解字.巾部》:「幡,書兒拭觚布也。」清.段玉裁.注:「按觚可以學書,或記事;若今書童及貿易人所用粉版,既書可以拭去再書。……拭觚之布謂之幡。」南唐.徐鍇《說文繫傳》卷一四:「觚,八稜木,於其上學書已,以布拭之。晉人云:『不見酒家幡布乎?用久則爛。』」
2. 旗幟。如「幡旗」、「幡幟」。《集韻.平聲.元韻》:「一曰:幟也。」《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垂絳幡之素蜺兮,載雲氣而上浮。」清.張惠言〈木蘭花慢.一春長〉詞:「正風避重簾,雨迴深幕,雲護輕幡。」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元韻.字》引〈司馬季德碑〉。
《龍龕手鑑.巾部》。
《重訂直音篇.卷七.巾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元韻.幡字》引〈唐真化寺尼如律師墓誌銘〉。
《敦煌俗字譜.巾部.幡字》引〈中105.1043.上-2〉。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