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書、畫之封套。《說文解字.巾部》:「帙,書衣也。」南朝梁.蕭統〈文選序〉:「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
2. 書籍之冊次、卷次。《字彙.巾部》:「帙,書卷編次也。」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帙以試,無不盡然。」
3. 量詞。計算函套或包裹書籍之單位。《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何承天禮論三百卷,儉抄為八帙,又別抄 條目為十三卷。」《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以蒲韉乘牛,挂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關鍵文獻〕
《正字通.巾部》。
《經典文字辨證書.巾部》。
《明.趙宦光.說文長箋.卷十二》。
《漢語大字典.巾部》。
《龍龕手鏡.巾部》。
《中華字海.巾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偏類碑別字.巾部.帙字》引〈唐柳尚善墓誌〉。
《正字通.衣部》。
《漢語大字典.衣部》。
(二)
「袟」為「帙」之異體。
《說文解字.巾部》:「書衣也。從巾失聲。,帙或從衣。」《玉篇.衣部》:「,亦作帙。袟,同上。」《中華字海.衤部》:「袟,同帙。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一。」按形符從「巾」、從「衣」,意義同類,《說文》「衣、失」上下相疊成字,俗體部件易位,可寫作左右並列。故定「袟」為「帙」之異體。
#「袟」另兼正字。
(一)
=>「秩」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