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ㄈㄢˊ 1. 掛於船桅上,利用風力使船前進之布幔。如:「船帆」。《廣韻.平聲.凡韻》:「帆,船上幔也。」南朝梁.劉潛〈帆渡吉陽洲〉詩:「揚帆乘浪華,操鼓要風力。」《三國演義》第四九回:「趙雲卻教自己船上拽起滿帆,乘順風而去。」《老殘遊記》第一回:「又有兩枝新桅,掛著一扇簇新的帆。」 2. 借指船。唐.王維〈送祕書晁監還日本國〉詩:「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溫庭筠〈憶江南.梳洗罷〉詞:「梳洗罷,獨倚望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宋.蘇軾〈次前韻送劉景文〉詩:「何時歸帆泝江水,春酒一變甘棠湖。」 (二) ㄈㄢˋ 張帆行駛。《廣韻.去聲.梵韻》:「帆,船使風。」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詩:「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 (三) 「帆布」:棉麻製粗布,質地堅厚,可做船帆、帳棚等。如:「帆布的質料堅固且耐用,適合做成帳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