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字號A01155正字 - 00 - 03 
說文釋形「已」《說文》不錄。
注音ˇ
漢語拼音
釋義

1.  當動詞:

(1)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3)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4)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倉公》:「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5)   不許,與「諾」相對。《禮記.表記》:「是故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漢.鄭玄.注:「已,謂不許也。」

2.  代詞。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3.  當副詞:

(1)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3)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4)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竇田灌韓傳.灌夫》:「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4.  助詞。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5.  嘆詞。用於句首,表示感嘆之語氣。同「哎」。《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

6.  介詞。同「以」。《孫子.作戰》:「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夏商已前,其詳靡聞。」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七志.羊吏切.頁485
上聲.六止.養里切.頁324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已部.頁15.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五字辨似.頁111
卷一.五字辨似.頁112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上聲.頁508.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3: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