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嶪」:
(1) 山勢高壯。《廣韻.入聲.業韻》:「嶪,岌嶪,山貌。」《字彙.山部》:「嶪,岌嶪,山高貌。」漢.張衡〈西京賦〉:「疏龍首以抗殿,狀巍峨以岌嶪。」唐.杜甫〈九成宮〉詩:「曾宮憑風迴,岌嶪土囊口。」
(2) 危急。唐.李華〈謝文靖贊〉:「江淮岌嶪,力屈則降。」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山部》。
「」為「」之訛,而「」則為「嶪」之異體。「」早見於司馬相如〈上林賦〉,但《集韻.入聲.業韻》:「嶪,岌嶪,山貌,或書作。」蓋以「嶪」為正字,後代字書韻書皆承之,既以「嶪」為正體,「當為其或體。按:另有「」,見於《龍龕手鏡.山部》:「,音業。」未釋其義。「」本為狀山貌之聯綿詞,而該書但見「」而未見「」,當係書寫之訛,今依文獻存錄之。
《集韻.入聲.業韻》。
《字彙.山部》。
《中文大辭典.山部》。
漢字結構之部件或可易位成異體,他如「峰」之作「峯」、「秋」之作「秌」等。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