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崖。漢.張衡〈西京賦〉:「坻崿鱗眴,棧齴巉嶮。」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下.粵西遊日記二》:「南抵東南隅,石崿懸峭,片片飛雲綴空。」
2. 高峻。晉.夏侯湛〈山路吟〉:「曠野兮遼落,崇岳兮嵬崿。」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閩遊日記(前)》:「余昔遊鯉湖過此,但見穹石崿峙。」
〔關鍵文獻〕
《正字通.山部》。
《中文大辭典.山部》。
《字彙.山部》。
《漢語大字典.山部》。
漢字結構之部件或可易位成異體,他如「峰」之作「峯」、「秋」之作「秌」等。
「」為「崿」之異體。崿字未載見於《說文》。《字彙.山部》云:「崿,逆各切,音諤,崖崿。」《隸辨.偏旁.亐字》云:「于,《說文》作,從丂從一,筆跡小異變作,經典相承用此字。」故「崿」字亦可書作「」。今考《正字通.山部》云:「崿並同。」《康熙字典.山部》亦引《集韻》云:「,同崿。」按「」、「崿」部件全同,特形構不同耳。故可依《正字通》等定「」字與「崿」無別,而可以收為「崿」字之異體。又《字彙.山部》云:「,同崿。」依《隸辨》「亏」字作「亐」之例,可以推知「」字亦得書作「」。「」與「崿」同,實即「」與「崿」同也。
《碑別字新編.山部.崿字》引〈魏元顥墓誌〉。
《精嚴新集大藏音.山部》。
《偏類碑別字.山部.崿字》引〈唐張伽墓誌〉。
《龍龕手鑑.山部》。
《中華字海.山部》。
《偏類碑別字.山部.崿字》引〈唐新鄉縣令王順孫墓誌〉。
《中國書法大字典.山部》。
《重訂直音篇.卷六.山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為「崿」之異體。崿字未載見於《說文》。《字彙.山部》云:「崿,逆各切,音諤。崖崿。」《隸辨.偏旁.亐字》云:「于,《說文》作,從丂從一,筆跡小異變作,經典相承用此字。從于之字變作,亦作平;粵或作,訛從亍。變作,亦作,訛從于。」是知「崿」字亦可書作「」。今考《重訂直音篇.卷六.山部》云:「,同。」所言正與《隸辨》同。另字書凡從「咢」形或多作「」,如「鄂」作「」、「愕」作「」之類,詳見《異體字例》。然則「」字與「崿」字無別,可以收為「崿」字之異體無訛。
《康熙字典.山部》。
「」為「崿」之異體。崿字未見載於《說文》。《字彙.山部》云:「崿,逆各切,音諤。崖崿。」《隸辨.偏旁.亐字》云:「于,《說文》作,從丂從一,筆跡小異變作,經典相承用此字。」故「崿」字亦可書作「」。今考《字彙.山部》、《正字通.山部》並云:「,同崿。」《康熙字典.山部》亦引《集韻》謂:「,同崿。」《重訂直音篇.卷六.山部》則云:「,同。」「亏」字或作「亐」,故「」字實即「」字也。「」字既與「崿」字無別,故可以收為「崿」字之異體無訛。
「」為「崿」之異體。崿字未載見於《說文》。《字彙.山部》云:「崿,逆各切,音諤。崖崿。」《隸辨.偏旁.亐字》云:「于,《說文》作,從丂從一,筆跡小異變作,經典相承用此字。」故「崿」字亦可書作「」。今考《正字通.山部》云:「,山峰。崿並同。」《康熙字典.山部》亦引《集韻》云:「,與崿、同。」按「崿」字或作「」,「」字與「」部件全同,特形構不同耳,故知「」字當與「」字無別。「」字與「」、「崿」既無別,故可依《正字通》等,定為「崿」之異體。又《重訂直音篇.卷六.山部》云:「,同。」蓋皆變「亏」作「亐」故也。
《字彙補.山部》。
「」為「崿」之異體。崿字未見載於《說文》,《字彙.山部》云:「崿,逆各切,音諤。崖崿。」《隸辨.偏旁.亐字》云:「于,《說文》作,從丂從一,筆跡小異變作,經典相承用此字。」故「崿」字亦可書作「」。今考《龍龕手鑑.山部》云:「,俗;,正;,今。」《康熙字典.備考.山部》則引《搜真玉鏡》云:「,同。」按「」字與「崿」部件全同,形構不同而已,故可依《正字通》等定二字無別,「」字同「」,當亦與「崿」字無別也。然則可以收「」字為「崿」字之異體無訛。
《集韻.入聲.鐸韻》。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