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山。在齊地。从山,狃聲。《詩》曰:「遭我于之間兮。」(奴刀切)段注本:,山也。在齊地。从山,狃聲。《詩》曰:「遭我于峱之閒兮。」(奴刀切)
山名。約位於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臨淄縣南。
〔關鍵文獻〕
《玉篇.山部.字》。
《彙音寶鑑.姑下平聲》。
《龍龕手鑑.山部》。
《中華字海.山部》。
「」為「峱」之異體。音ㄋㄠˊ。
《龍龕手鑑.山部》:「,俗。奴刀反。」《中華字海.山部》則云:「,峱的訛字,字見《龍龕》。」
按:「」字就字音言,與「峱」同為奴刀切,今音ㄋㄠˊ。就字形言,與「峱」亦相近,當是「峱」字的俗書訛字。
《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下》。
《重編國語辭典.ㄋ音》。
《中華字海.犭部》。
《五經文字.山部》。
《經典文字辨證書.山部》。
《類篇.山部》。
《字彙.山部》。
《漢語大字典.山部》。
「嶩」為「峱」之異體。音ㄋㄠˊ。
《玉篇.山部》:「,如刀切,山名,又大也。嶩,同上。」按「」當為「峱」字之訛。《廣韻.平聲.豪韻》:「嶩,平嶩,山名,在齊。出地理志。如刀切。峱,同上。」《集韻.平聲.豪韻》:「峱,《說文》:『山在齊地。』引《詩》:『遭我于峱之間兮。』或從農作嶩。奴刀切。」《漢書.地理志下》云:「《齊詩》曰:『遭我虖嶩之間兮。』」字作「嶩」,與《說文》引《詩》字作「峱」為異文。是「嶩」為「峱」之異體。「峱」、「嶩」二字,為雙聲聲符異構之字。
《正字通.山部》。
《中文大辭典.山部》。
《說文解字.山部》:「,山在齊地。從山狃聲。《詩》曰:『遭我于峱之間兮。』」徐鉉奴刀切,今音ㄋㄠˊ。「峱」的本義為山名。
《玉篇零卷.山部》:「,字書亦峱字也。」「」即「」字。《正字通.山部》:「,字之訛。」又:「,同峱。」足證「」為「峱」之異體。」
按:「峱」字從山狃聲,「」字從山夒聲,「狃」從丑聲。丑聲與夒聲古音同部,皆段玉裁第三部之字,是「峱」、「」二字為聲符異構之形聲字,而「」、「」一字。
《玉篇零卷.山部.峱字》。
《龍龕手鏡.山部》。
《集韻.平聲.豪韻》。
《明.屠隆.篇海類編.地理類.山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