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岧岧」:山高的樣子。漢.張衡〈西京賦〉:「干雲霧而上達,狀亭亭以岧岧。」
2. 「岧嶢」:山勢高峻的樣子。三國魏.曹植〈九愁賦〉:「踐蹊徑之危阻,登岧嶢之高岑。」唐.崔顥〈行經華陰〉詩:「岧嶢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山部》。
《中華字海.山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為「岧」之異體。岧字未載見於《說文》,《廣韻.平聲.蕭韻》云:「岧,岧,山高貌。」《集韻.平聲.蕭韻》、《類篇.山部》並云:「岧,或書作岹」,故《龍龕手鑑.山部》以「岹」、「岧」二形並列為同字。今考《四聲篇海.山部》云:「,音。」《中華字海.山部》則云:「,同岧,字見《篇海》。」按「岧」字或書作「岹」,而「召」形字書多作「」,如「韶」作「」、「迢」作「」、「招」作「」之類,故「岹」字亦可作「」,詳見《異體字例》。然則「」字可以收為「岧」字之異體無訛。
《龍龕手鑑.山部》。
《集韻.平聲.蕭韻》。
《康熙字典.山部》。
漢字結構之部件或可易位成異體,他如「峰」之作「峯」、「秋」之作「秌」等。
「岹」為「岧」之異體。岧字未載見於《說文》,《廣韻.平聲.蕭韻》云:「岧,岧,山高貌。」今考《龍龕手鑑.山部》云:「岹、岧,岹,高山貌也,二。」《集韻.平聲.蕭韻》、《類篇.山部》皆云:「岧,山高貌,或書作岹。」按「岹」、「岧」二字部件全同,特形構位置不同耳,故可依《龍龕手鑑》、《集韻》、《類篇》等定為同字,而以「岹」字為「岧」字之異體。
《偏類碑別字.山部.岧字》引〈唐陪戎副尉安度墓誌〉。
《中華字海.止部》。
「」為「岧」之異體。岧字未載見於《說文》,《廣韻.平聲.蕭韻》云:「岧,岧,山高貌。」《集韻.平聲.蕭韻》、《類篇.山部》並云:「岧,或作書作岹。」故《龍龕手鑑.山部》以「岹」、「岧」二形並列為同字。今考《偏類碑別字.山部》引〈唐陪戎副尉安度墓誌〉作「」,《中華字海.止部》亦引此碑定「,同岧。」按「岧」字或書作「岹」,而字書「召」形多作「」,如「韶」作「」、「招」作「」之類;又字書凡從「山」之字或從「止」,如「密」作「」、「嵒」作「」、「岱」作「」之類,詳見《異體字例》,然則可以推知「岹」字或變作「」,或書作「」,故「」字可以收為「岧」字之異體無訛。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