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勢高聳。《集韻.入聲.質韻》:「屹,山危貌。」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屹山峙以紆鬱,隆崛岉乎青雲。」宋.蘇軾〈次韻劉景文西湖席上〉詩:「二老長身屹兩峰,常撞大呂應黃鐘。」
2. 堅定不移。唐.李荃〈大唐博陵郡北嶽恆山封安天王銘〉:「維恆兮作鎮壬癸,善利萬物兮德配諸水,雄峰屹立而朝山邐迤。」《清史稿.卷三八三.列傳,栗毓美》「上年盛漲,較二年及十二年尤猛迅,磚壩均屹立不移。」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山部》。
(一)
「」為「屹」之異體。《龍龕手鏡.山部》:「,魚訖反。,山貌也。」《龍龕手鑑.山部》同。《四聲篇海.山部》:「,魚訖切。貌。」《字彙補.山部》:「,同屹。」《重訂直音篇.山部》:「屹,魚乞切。山貌。」下列有「」「」二字,云:「並同上。」又《異體字例》,凡乞形多作。故「」可為「屹」之異體。
(二)
=>「」之異體。
《偏類碑別字.山部.屹字》引〈唐元君夫人來氏墓誌〉。
《漢語大字典.山部》。
《重訂直音篇.卷六.山部》。
《中國書法大字典.山部》。
「」為「屹」之異體。《玉篇.山部》:「屹,魚乙切。山貌。」按《說文》乞作「」,隸變或為。《中國書法大字典.山部》引〈邢侗〉作「」。又《異體字例》,凡乞形多作。故「」可為「屹」之異體。
《正字通.山部》。
「」為「屹」之異體。《玉篇.山部》:「屹,魚乙切。山貌。」《正字通.山部》:「屹,魚乞切。入聲。山獨壯武貌。本作。」按《異體字例》,凡乞形多作。故「」可為「屹」之異體。
《正字通.玉部》。
《字彙.玉部》。
《集韻.入聲.迄韻》。
「阣」為「屹」之異體。《集韻.入聲.迄韻》:「屹阣,屹,山貌,或從阜。」《字彙.阜部》:「阣,同屹。」《正字通.阜部》:「阣,俗字。」按「」為「屹」之異體。《佛教難字字典.山部》「屹」下列有異體「阣」字。「屹」「阣」意為山貌,形符從山、從阜屬性相近。故可依據《集韻》《字彙》《正字通》等書,定「阣」為「屹」之異體。
#「阣」另兼正字。
《字彙.阜部》。
《中文大辭典.阜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